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只为打赢“传染病战争”

  • 发布时间:2014-12-16 01:31: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唐先武 通讯员 洪建国

  11月以来,当超级病毒埃博拉一次次向西非塞拉利昂发动袭击时,在这里执行医疗救援任务的我军第二批援塞医疗队又一次次击退“敌人”的猛烈进攻。

  与此同时,我军首批援塞医疗队30名队员回国医学观察结束,实现了抗击埃博拉“零感染”,于12月8日凯旋。

  真的勇士,敢于挺身而出,敢于直面生死。我军援塞医疗队均来自解放军第302医院,他们以过硬的技术和作风出色完成援塞抗埃任务,为302医院建院60周年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

  这是一支光荣的部队,一个英雄的群体。今天,记者来到这家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在这个被世人称之为“病毒窝子”的“传染世界”里探险,寻找一个答案——302医院建院60年来能打胜仗的原因。

  有一种勇于献身传染病事业的战斗精神

  追根溯源,这是一家从战争年代的延安、西柏坡一路走来的红色医院,满载着先辈们的赤胆忠魂。1954年,一批医学专家在北京西郊建成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时至今日,一批批传染病专家已在这块传染病防治根据地摸爬滚打了60个春秋。

  大医精诚,血性无敌。著名传染病专家、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为全身心投入工作,积劳成疾的她曾先后摘掉了扁桃体,割掉了阑尾,拔光了满口牙齿。如今已89岁高龄的陈菊梅,依然坚持出专家门诊。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今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录制的一部以陈菊梅教授为原型、我军卫生战线主旋律电影《天使——生命处方》,就是我国第一部以传染病医生为题材的电影,它将再次展现陈菊梅教授的大医风范。

  “一代名师”皇甫玉珊教授,是一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体检查得细、病史问得清、病历记得全、病情想得深、药物用得准”,皇甫教授对待患者如同亲人的风范,发自内心,出于自然,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患者。抗击“非典”英雄姜素椿教授,在抢救第一例“非典”患者的战斗中不幸感染病毒,生命垂危之际,请求在自己身上注射“非典”康复患者的血清,为救治“非典”患者趟出了一条血路。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什么品格?这就是60年医院积淀形成以陈菊梅、皇甫玉珊、姜素椿等老一辈传染病专家为代表“真诚热爱传染病专业、长期安心传染病工作、优质服务传染病患者、勇于献身传染病事业”的“皇甫精神”,和“淡泊名利、大医精诚”的“菊梅品格”,这已成为医院的院魂和每名传染病防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

  一个又一个的“第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无不塑造着他们勇于献身传染病事业的战斗精神。

  有一种真打实备传染病战争的战备意识

  军人生来为打仗、打胜仗。302医院作为担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机动救援、反恐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拳头”部队,时刻为打仗准备着。

  “非典”过后,该院对加强军队传染病防治力量进行了认真研究,抽组成立了全军唯一的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快速应急医疗队和专家医疗队,经常进行以重大传染病暴发、反生物恐怖袭击等为实战背景的拉动演练,锤炼卫勤战斗力。

  按照“平战结合、军民共用”原则,建起相当于一个现代化的“小汤山医院”综合防治平台,能展开600张床位,平时用于收治感染性疾病患者,战时或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立即全部封闭,转换功能,独立运转,收治患者。

  “传染病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争,我们面对的敌人很顽固,病毒在不断变异,只有掌握更多的‘杀手锏’武器,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院长姬军生说。为此,他们围绕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创新防治模式,提升核心救治能力。

  ——创新综合检验技术手段。在国内率先研发“感染性疾病病源实验室快速诊断技术平台”,实现新发、突发传染病“早、快、准”诊断,在20余起突发疫情病原筛查中,均于24小时内确定病原。

  ——不断推进新技术临床转化。先后有免疫细胞治疗肝癌、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肝病等50多项新技术先后应用临床,产生显著综合效益。

  ——加快重大传染病新药研究。研制出复方鳖甲软肝丸、六味五灵片等9个传染病治疗新药,以及“恩替卡韦分散片”“肝得宁丸”等30多个特色自制制剂,救治了广大传染病患者。

  ——成功绘制出我国第一张涵盖肝病病种最多、地域分布最广、代表性最强的“肝脏疾病谱”,为我国军民肝病的诊治及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始终坚持“保官兵健康就是保战斗力”思想,建立了“集中到院、辐射到边、动态随行”的三维立体保障模式,与10余家部队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医院5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

  有一种果敢处置传染病疫情的战斗经历

  2003年春天,该院率先打响首都抗击“非典”的第一枪,作为北京地区抗击“非典”的主战场,收治了北京市第一批输入性病例在内的155名“非典”患者,并派出精干专家积极承担小汤山医院的改建和医疗指导工作,一批批医务人员前仆后继,坚守一线。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该院7支医疗防治队紧急驰援,奔赴灾区,在恶劣的环境下,辐射保障了13万救灾部队中的8万官兵,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2009年,“甲流”肆虐,该院大义担当,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来院病人零漏诊、确诊病人零死亡、疑似病人早诊断”的工作目标,收容数、确诊率为军队医院之最。

  经历过一次次战斗的洗礼,这支防疫尖兵将刀锋砥砺得更加锋利。近年来,他们走出国门,砺剑海外,参与赴海地、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为国家、军队赢得荣誉。

  2011年,该院抽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队,赴印度尼西亚万鸦老执行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医疗救助行动任务。期间,他们与多国协同演练了国际救援的组织、流程展开、卫勤保障等科目,在各国医疗队中创造了门诊科室专业最全、医学检查装备最好、中医服务最具特色、影响力最大的优异成绩,锤炼了卫勤战斗力。

  2014年,超级病毒埃博拉肆虐非洲,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一方有难,万里驰援。奉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该院紧急抽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先后有两批70余名队员奔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医疗队收治了近400名埃博拉留观患者,挽救了近200多人的生命,并且实现了中塞医护人员“零感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一幕幕壮观场景聚焦一个共同主题——“能打仗、打胜仗”,302医院在这场传染病战争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