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外媒:外资车企不惧中国罚单 与利润相比微不足道

  • 发布时间:2014-12-15 14:1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浪财经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对在华运营的跨国车企来说,从工业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汽车繁荣中获得的欣快感最终被一些意料之外的风险冲淡了,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国家发改委对梅赛德斯-奔驰等豪车品牌的垄断行为展开的调查。迄今为止,调查已经导致这些跨国车企受罚——但与它们近几年(而且现在仍在继续)获得的巨额利润相比,这些罚款微不足道。

  今年7月,大众汽车旗下品牌奥迪与中国国企一汽成立的一家合资企业因涉嫌违反中国2008年出台的《反垄断法》而被勒令支付4100万美元的罚款,而大众在华的合资企业去年实现营业利润122亿美元。

  菲亚特旗下的克莱斯勒今年夏天也被处以金额不大的罚款,同时戴姆勒与北汽成立的一家制造梅赛德斯-奔驰轿车的合资企业仍在等待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结果——今年7月,该合资企业在上海的一家销售公司遭到突击搜查。

  这些罚款是一场似乎有着更大目标的广泛调查——即迫使跨国车企降低汽车、备件和服务的价格,无论它们是否真的违反了反垄断法——的副产品。

  一位业内高管透露,某跨国车企的中国区负责人曾向到访的董事会成员表示,考虑到中国国家发改委的调查,他最大的担忧是政府政策会突然转变。这位高管在谈到此次调查时表示:“它对企业不利,它让投资环境变得非常不确定。”

  他补充称:“如果人们买得起汽车,他们就能买得起备件和售后服务。它与发改委降低医疗或食品价格不一样。”

  外国车企高管辩称,汽车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高档车在中国的售价几乎是美国的两倍)反映出中国前所未有的购车需求,即便是对需要缴纳高昂进口关税的海外车型。

  中国汽车热潮的真正兴起,始于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2008年至2009年,当时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整好几代人都是首次开车,由此购车需求大幅飙升,同时美国和欧洲的购买力大幅下降,华盛顿在2008年12月纾困通用汽车标志着这种下降达到了谷底。

  在随后的5年里,在中国市场运营的外国汽车制造商(尤其是大众和通用这类老牌车企)赚得盆满钵溢。

  去年,人们预计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终于将出现放缓,结果外国车企在华的乘用车销量仍增长约15%至1800万辆,是印度市场销量的10倍。

  今年同样如此,尤其是对外国品牌以及它们与中国的合资企业而言。然而,中国本土品牌的销量开始急剧下滑,它们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从27%降至23%。

  由于中国本土品牌销售大幅下滑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今年全国汽车销售将增长8.3%的预期下调至4.6%,较去年下降三分之二。

  私营汽车制造商吉利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自有品牌销售同比下降40%。该公司最出名的是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

  销量下降的一个原因是发改委一项匪夷所思的规定,即外国投资的合资企业必须为中国市场开发本土品牌,比如通用、上汽和五菱制造的宝骏轿车。这些新车型的定价有许多对国内车企构成了竞争,尤其是在汽车拥有率相对较低的中小城市。

  一位驻上海的行业咨询顾问罗威(Bill Russo)表示:“我不理解中国政府鼓励外国公司开发本土品牌是出于什么用意。”

  他补充称:“它只会让本土品牌本已低迷的销量进一步下降。我认为此举的本意是让外国公司与中方伙伴分享更多的技术,但没料到结果反而是抢走了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同类产品的销量。”

  另一方面,外国汽车制造商继续在北京和上海等已经饱和的市场高歌猛进——在这些城市,奥迪、宝马[微博](BMW)和奔驰等高端品牌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各地为解决交通拥堵和污染问题而出台的汽车限购措施使得人们花大价钱才能获得新牌照,这也刺激了外国车企的销售,因为现有的牌照持有人会去买高档车。

  罗威表示:“随着各城市实施牌照限制措施,人们越来越青睐外国高档品牌汽车。他们花费不菲代价才获得了牌照,因此希望尽可能地购买配备最先进技术的汽车。”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