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刑对美国反恐作用究竟有多大?
- 发布时间:2014-12-11 02:30:54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外参
就美国的反恐实践看,酷刑在获取反恐情报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更何况,其制造虚假供述、增加反恐道德成本等“副作用”不容小觑。
据报道,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12月9日公布了中情局“酷刑逼供”调查报告,详尽披露了中情局在亚洲、欧洲等地秘密监狱中,对受刑人实施性虐待、水刑、禁止睡觉等酷刑的情况。报告甫出,引起国际社会关注,而酷刑对反恐情报获取的价值,也成了国际舆论聚焦的议题。
在美国政坛内部,囿于党派斗争等因素,酷刑对美国反恐的价值引发诸多争议。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结论认为,中情局刑讯逼供未能提供常规审讯所不能得出的重大反恐情报。而中情局则回应,以此方式获得的情报很有价值。而要廓清这问题,还得回到侦讯技术与实际收效的框架下剖析。
应看到,鉴于暴恐犯罪的特殊性、及时制止恐怖袭击的急迫性,不少欧美国家基于“取证便利”原则,都允许对相关嫌疑人采取诸多特别措施,甚至包括酷刑。但迄今为止,从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披露的审讯结果看,酷刑在获取情报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像美军击毙本拉登的活动中,美国所有情报信息没有一项是通过对在押恐怖分子使用酷刑获得,所有的都是技术侦察侦得的。
有专家就指出,暴力恐怖犯罪行为人通常会受到某些极端思想和理念的控制,肉体痛苦未必能逼迫其在诉讼中与代表国家的侦控机关合作。事实上,有时酷刑之下还会带来虚假供述。法国打击阿尔及利亚恐怖主义犯罪的例子,即为明证。
而酷刑报告也提出,20项反恐胜利行动中没有一项是因为用了这些刑讯手段获得的,或非此手段获取不了的情报。实质上,就连美国前白宫反恐首长克拉克也曾指出,美国使用的酷刑“令人反感之至”,且收效不佳。他指出,美国政府获得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间有关联的消息来源,可能就是个被逼供者,而这消息却“导致美国攻打伊拉克”。
还应看到,在美国,根据美国羁押人员审讯备忘录,反恐审讯中的非常规方法被分为两类:第一类其适用一般须经批准;第二类须有充分理由相信被羁押人掌握有关键情报时经批准方可适用。但从酷刑报告看,很多审讯方式已在非人道的范畴内。像报告指出的,该计划启动期间在已知的119个被拘押者中,至少26人是被错误拘押。
收效不佳,还会增加反恐道德成本,源于此酷刑在反恐侦讯的滥用才会备受质疑。日本、英国等国家侦查实践表明,完全可大量采用催眠、根据脑电波进行信息分析,帮助侦讯人员获取藏在恐怖分子头脑中的有益信息。这更为审视美国反恐侦讯用酷刑的价值提供了新切口。
□谢永亮(军事科学院博士)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