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沪指暴跌5.43% 成交再破万亿创新纪录

  • 发布时间:2014-12-09 15:22:3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沪指暴跌5.43% 成交再破万亿创新纪录

  今日两市早盘低开后振荡上行,盘中券商继续领涨。午后,沪指继续上攻,并一度逼近3100点,创49个月新高。但在13:20之后,两市盘中获利盘回吐,大盘大幅跳水,沪指盘中振幅超7%,值得注意的是,两市成交量再次突破万亿大关,并创出历史记录。截至收盘时,沪指成交7934亿,深成指成交4731亿。

  截至收盘,沪指跌幅5.43%,报2856.27点;深证成指大跌4.15%,报10116.49点;创业板指跌3.99%,报1504.62点,沪指成交7934亿,深成指成交4731亿,两市成交额再创历史记录。

  盘面上,无一板块收涨,近200只股票跌停,证券、交通设施、传媒娱乐、海上丝绸等板块尾盘受股指拖累一路下行,航空航天板块领跌,跌幅9.99%,保险、银行、多元金融、船舶、卫星导航、军工、国产软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海南矿业(601969)今日上市交易,开盘股价达到涨幅44%的上限,股价报14.89元;獐子岛复盘后股价无悬念跌停,今日股价再次跌停,股价报12.52元,跌幅9.99%。

  中金公司称,各路资金入市推动指数短期暴涨,成交放大,市场情绪进一步亢奋。在这种情况下,资金面、情绪指标比基本面指标对短期走势更有指导意义。综合各方面指标,我们认为市场已经达到极度亢奋状态,不排除资金入市继续推动指数冲高的可能性,但市场波动也将进一步放大。

  广州万隆分析导致股指盘中巨震的因素主要有四大方面:1,大盘短期涨幅巨大,获利盘的出逃让股指承压;2,技术上刚突破3000点,有回踩整理的需求;3,蓝筹股领涨再加上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暴涨暴跌将成后市股指常态;4,产业资本大幅减持,导致市场做多出现分歧,而令股指加剧了震荡。不过从这四点来看,周二股指的急速大跳水,只是上涨行情的一次暴力洗盘而已,投资者并不应大盘一时大跌而惊慌失措。对低价、低估值、上涨通道良好、主力深度介入的股票,仍可坚定持股信心。

  券商策略周报:多头思维看市 操作还需理性

  上周市场不断向上突破,挑战投资者的想象空间,成交量迅速放大。其中上证综指上涨254.81点,涨幅9.50%,最高点达到2978.03点,深成指上涨11.83%。两市成交量不断突破各个关口,上周五创纪录的突破1万亿元大关;风格转换下,创业板指数涨幅弱于主板指数,仅小幅上涨11.06点,涨幅0.70%,指数创历史新高1631.31点。行业方面,本轮龙头板块券商继续疯狂,非银行金融行业整体一周涨幅接近30%,银行、煤炭涨幅均超过10%,国防军工表现也较好,餐饮旅游、电子、建筑、基础化工排名靠后。

  海通证券

  目前来看,场外潜在增量资金规模仍然庞大、政策推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将驱动资金加速流入股市。此外,市场活跃度和换手率与历史高峰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成交量有望持续放大,日均万亿成交将成为常态。

  湘财证券:

  随着管理层大幅度降息、正回购利率下降及正回购暂停,以及预期未来的逆回购启动及降准,市场有望迎来一波中级反弹。这一波行情将类似于2012年年末的中级反弹,行情反弹节奏沿着先周期后成长的路径展开。

  方正证券

  融资融券变化加大近期市场波动,但不是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市场上涨核心驱动因素仍未改变。改革催化剂不断,流动性仍在改善,未到战略撤退时。12月首选的三个行业是金融、房地产、公用事业及环保;主题方面关注土地改革以及京津冀,重点关注天津板块。

  招商证券

  尽管短期市场可能剧烈波动,但是投资者需要把握传统行业预期逆转之后的估值修正这个大方向,调整是买入机会。非银金融和银行仍然是龙头,早周期(家电汽车等)估值修复尚未完成,今年涨幅最少的板块煤炭与食品饮料后市仍然会有超额收益。

  浙商证券:

  近期以金融板块主导的蓝筹板块飙升行情显示了“人心思涨”的市场情绪,但到“赚钱效应”初现“刚性兑付”倾向时,投资者有必要多一份理性,关注市场可能的短期风险。

  申银万国

  以多头思维看待 解铃还需系铃人

  上周市场强势行情延续,但波动明显加大,突破上证综指3000点这一第一目标位后,未来仍有向上空间。在融资余额持续扩大、杠杆交易和创新工具(上交所将计划于2015年1月28日行权日推出50ETF期权)日益增加背景下,成交额创新高和波动幅度加大将成为2015年股市的新常态。从券商、保险等非银金融开始,再到银行,一直到煤炭、有色,最后两桶油也双双涨停,蓝筹股经过一轮相对完整轮动后,短期休整可能在所难免。但我们仍应以多头思维看待!当前的行情是流动性驱动的行情。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有增量的钱进入A股市场(保险增加权益类配置、加杠杆进入股市的资金、居民资产配置从房地产腾出进入股票市场、沪港通打开海外资金进军A股通道),的确很难从演绎法逻辑推演,只能通过大量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去总结,而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融资融券形成的正反馈效应则加强了流动性驱动行情的空间和时间。

  什么因素会打断这波行情?解铃还需系铃人。从市场操作层面上来说,这波行情趋势这么强,有足够的时间做右侧,等头部出来再撤退也不迟;从逻辑层面来说,什么因素可能打断这波行情?2014年高层通过新股发行改革鼓励融资和宽容跨界成长开启了股票市场的正循环,股市财富效应逐渐累积。而本轮快速上涨行情正是以降息为契机,居民大类资产增加权益类配置短期内集中爆发的体现,而资金入市信心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政府,所以只有出现更多类似分级B溢价过高、有关媒体疯牛言论之类的风险提示出来,或者监管层对融资杠杆进行限制,让大家体会到政府态度的变化,行情才会真正进入休整。这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不过这种信心变化需要一个过程。

  展望明年,可能导致阶段性市场调整的风险因素可以关注:1)地缘政治;2)静态的测算融资余额达到1.25万亿元可能达到上限,如果券商股权融资资金尚未到位,短期会对市场有心理影响;3)经济阶段性的超预期下滑,可能会引起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4)人民币阶段性贬值风险;5)“放水”过快,经济受刺激阶段性反弹,非标或其他资产收益率提升,对于股市可能会分流部分资金。

  经济下行压力下,流动性维持宽松,理财资金增加权益类配置可期。12月1日汇丰公布中国11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50.0,为6个月以来最低点,显示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周四央行连续三次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一周净投放300亿,已连续第三周净投放。12月以来,随着月末和打新扰动因素消退,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回归宽松,近期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回落至3.5%左右。由于年末商业银行吸储需求增长,以11月30日为基准的存准清缴可能在12月初抽离500亿-1000亿元流动性。不过短期来看,央行对冲了这一效应,市场整体流动性仍宽裕。

  上周四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及“允许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证券账户开展直接投资”。需要注意的是,银监会鼓励直接投资并非意味着大量理财资金可以直接入股市,而是仅允许银行对高净值客户进行股票资产配置。本次征求意见稿主要目的在于“去通道化”,逐步打破银行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进而降低融资成本,中长期来看仍利好股市。随着近期股市赚钱效应的逐步累积,预计明年理财产品通过信托、私募等间接入市的步伐也将加快,保守估计如果从目前约1%的比例提升至2%将带来1500亿元左右的增量资金。

  券商依然是最大受益者,蓝筹仍有望维持强势,风格或将更加均衡。种种迹象表明,政府通过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来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转型的意图已十分明显,未来新三板及二级市场的各种工具创新也会很多。从二级市场来看,券商仍是金融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此外,从12月份来看,蓝筹股仍有望维持强势,除了最为强势的券商,银行、建筑、煤炭等低估值蓝筹仍有上升空间。特别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相关改革政策催化有望密集出台。而另一方面,市场风格可能会更加均衡,大票强势了快两个月,小票活跃一下也无可厚非,不过轮动速度也可能较快。其中重点可以关注:高送转、园区改革、土改、环保,工业4.0、军工无人机、国企改革等。

  东方证券

  只买对的 不买贵的

  短期并不需要担心券商融资资源的枯竭,但需要注意回调风险。截至12月4日,全部A股融资余额8735.33亿元,近两周融资净买入额平均大概在130亿元。因此,虽然目前融资杠杆加大市场波动,但即使不考虑银行、信托等渠道资金的大杠杆作用,也无需担心券商融资杠杆的枯竭。此外,目前新增开户数显示新增资金正涌入市场,股指暴跌的可能性较小,但融资杠杆作用下大幅震荡将较为常见,回调风险仍然存在。

  我们很难判断市场回撤的底部在哪里,但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板块加以对冲风险寻求收益,牛市中建议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目前银行估值大概6倍、建筑装饰11倍、家电14倍、采掘15倍、建筑材料16倍、房地产16.5倍,与国际水平相比这些行业估值相对便宜。

  国泰君安

  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

  前途光明,“新繁荣”澎湃。之前我们反复强调增量资金入市是本轮行情的重要驱动因素,上周A股日均成交金额达到8321亿元,日均融资买入1327亿元,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达到了8735亿元,均超过了前一周的数据再创历史新高。我们唯一战略性推荐的非银行金融行业上周继续领涨全市场,周涨幅达27%,我们对于市场驱动因素和行业配置的逻辑均继续得到确认,重申2015年沪指达到3200点的目标点位。

  牛市之路可能“曲折”,提醒交易风险。增量资金叠加杠杆操作使当前市场出现交易“拥挤”格局。本轮牛市行情与上一轮牛市初期——2005年底相比,有两大不同:1)增量资金持续进入;2)杠杆操作比例大幅增加。增量资金和杠杆操作叠加使得行情一旦启动,市场量能在短期内急速放大,而2006年初之前两市单日交易额仅300亿元左右。

  上一轮牛市伴随经济周期向上,呈现为周期股全面开花的行情;而本轮行情则伴随金融制度变革,呈现出以非银金融为唯一核心,行情向其他行业板块逐步扩散的特征。

  “新资产”将是未来行情演绎的重要影响因素。证监会网站显示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已于11月底上报国务院,方案讨论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企业上市门槛。我们认为,“新资金”+“新资产”将共同驱动资本市场一个长周期的“新繁荣”,使资本市场迎来一轮三到五年的大发展。

  目前“新资金”已持续入市,并成为当前阶段市场的驱动因素,而注册制的落地速度则将决定“新资产”进入市场的节奏,成为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市场演变和风格转换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银监会针对银行理财业务的新规(征求意见稿)对于银行理财业务去通道化、打破刚性兑付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其落实过程将对资产管理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优选增量资金偏好驱动下的轮动行业。本轮行情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银行股上涨并不意味着行情结束。增量资金将优先选择股票筹码分布离散度高的板块(银行/交运),接着将会选择筹码离散度次高的板块(房地产及产业链上建材/煤炭/钢铁/家电/汽车),筹码分布较为集中的板块(食品饮料/医药)排在选项后面。增量资金入市下,价值型股票投资逻辑将继续强化,并多点开花,增量资金偏好是我们选择的方向。除高分红/高股息率/易并购之外,便宜是首要因素,不过便宜不单指低估值,还包括低股价(吸引个人投资者)、低市值(吸引产业资本)、低涨幅(家电、煤炭等)。

  瑞银证券

  绑紧“安全带” 迎接大颠簸

  上涨,夜不能寐。大盘连续两周大幅上涨,两周内我们在香港、上海、深圳等地接触了60多个机构投资者,大都已经从最初的兴奋转为困惑和不安。一方面,他们的业绩普遍跑输基准,另一方面,他们对汹涌的散户资金感到困惑。推动近期市场大幅攀升的资金有新开户的散户资金,有产业资本,有个人两融规模持续放大,也有从银行渠道新增的杠杆资金。据我们不完全了解,部分商银近期明显增加了对股票投资者的借贷,甚至向个人借钱炒股。银行把原先向私募基金或者公募专户提供的配资信托产品做成伞状结构,原先只借给一个机构的亿元资金拆散成上百个小产品,借给上百个自然人。

  简而言之,银行向个人投资者提供类融资业务,这部分融资规模在迅速扩大,我们初步估计余额已经达到5000亿元。

  投资者最关注:13万亿理财产品资金池何去何从。我们认为,银行介入股票市场提供融资功能,其本质原因在于,理财产品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产品。一方面,理财产品规模持续增长,收益率只轻微下降10BP;另一方面,理财产品资金所投资的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100BP,而且原先高收益率的影子银行产品,比如委托贷款、买入返售、地产信托等规模不断萎缩。银行亟需找到其他高收益、高流动性项目来代替这些影子银行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开发了向散户提供股票融资的新业务,并快速开展,而这些配置资金之前只为高净值专户提供。这样的配资操作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贷款可能无抵押,以消费贷款等形式放出,处于"灰色地带";其二,风险难以控制,现在的风险控制主要基于对其证券账户的监控。但一旦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这样的监控可能失效。

  焖倥噬的杠杆资金或明显放大未来市场波动。券商和银行双管齐下向投资者提供杠杆推动下散户投资热情、能力大幅上升,轻易将机构投资者抛在身后。

  从本轮行情上涨的逻辑看,龙头在于以券商为代表的大金融,其他板块并没有明显的轮动。毕竟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产业转型道路曲折,只有资本市场还有想象空间。但困境也在于此,实体基本面不支撑股指如此快速拉升。高额增量资金依赖于杠杆(现在是8000多亿元,上限是1.3万亿元),同时股指上涨依赖于券商等板块,单边牛市思维操作是危险的:一旦监管层摸底清查银行“股票配资”,表达对券商融资融券膨胀的担忧,即使存量资金不快速抽离,杠杆资金增长也可能有限。若指数下行引发融资盘的“margincall”,那么市场或将大幅波动。

  投资者对基本面分歧不大,主要期望改革深入推进。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看法没有大改变,认为降息后企业盈利短期内能够有所改善,最大的期望还是在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今年以来国企改革仍然是小步走:微观层面,上海、北京、贵州等地的年初改革方案最终真正有进展的不过5-6家,而有些企业信托持股的股权激励计划已被叫停;宏观层面,改革进展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倾向于认为,只有相关改革指导意见出台后,国企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推动。(上证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