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投行手段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 发布时间:2014-12-09 08:48:00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导读:目前金融不良资产增速较快,但不良比率仍然较低,造成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经营失败,行业分布较为集中。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日前发布“2014: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认为,在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规范后,2014年发行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下降。报告同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将呈现上升趋势。地区层面,我国东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区依然属于不良贷款的重灾区,并且预计在未来两年仍旧维持此态势。行业层面,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较高的行业。
当前,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快速积聚,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为准确把握不良资产市场的新情况和总趋势,今年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继续开展了“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课题研究,通过向来自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资产公司的三类受访者展开问卷调查,收集整理金融不良资产市场主要参与主体的基本判断,并就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
不良贷款率峰值或出现在2015年中或年末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主要供给源,银行不良贷款的规模、处置政策和手段对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影响极大。
调查报告指出,自2012年以来,我国GDP增速持续放缓,多数受访者认为:GDP增速持续放缓将导致银行信贷质量下降,也将会导致银行信贷资产形成不良的时间提前;2014年商业银行信贷增长最快的行业是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与上年相比,2014年商业银行新增信贷的风险程度会提高,2015年是新增信贷出现不良贷款较多的时点;自2012年以来出现的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趋势还会持续4-6个季度,不良贷款率峰值出现在2015年中或年末。
在多数受访者看来,2014年商业银行主要风险点是信用风险,极有可能出现风险的金融机构或平台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信托公司以及P2P网贷平台;在各类社会融资中,信托产品、P2P网贷、小额贷款等风险最高,合伙企业公司融资也值得关注;2014年商业银行信贷出现坏账风险最严重的行业是钢铁、水泥等建材行业,煤炭等采掘行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潜在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等沿海地区。多数受访者所在地区的银行类金融机构2014年新增信贷规模与上年相比将有10%以下的增长,不良贷款率最高可能在3%以下,但存在高不良贷款率的银行可能比2013年有所增多。
多数受访者认为,与上年相比,2014年银行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规模有较大下降,新增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也会下降,2014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将导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质量小幅下降。2014年地方融资平台信贷不良率整体低于平均水平,较多地方性金融机构剥离不良贷款的紧迫性很强。2014年,在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规范后,受访者所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上年相比总体稳定,2014年发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程度与之前相比整体会有所下降。
据多数受访者看来,2014年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率与实际信贷风险相比存在较大低估,关注类、次级贷款的账面风险与实际风险偏差最大;截至2014年二季度末,银行业真实不良贷款率较大可能在1.5%以上。受访者所在单位2014年新增不良贷款规模以及不良贷款率均将增加。
信托公司不良资产是金融不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国信托公司实现了高速发展,管理资产规模屡创新高,已成为我国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业态。但2014年以来,信托公司频频出现“产品兑付危机”,信托公司的风险管控形势明显严峻,风险管理、风险防控和风险资产处置已经成为一些信托公司的重要事项。信托公司不良资产是金融不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银行不良资产紧密相连,考察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不能忽略信托公司不良资产。
调查报告指出,多数受访者判断,2014年信托存量业务中出现问题的风险会增加,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规模将占总业务规模的0.5%-1%,最有可能出现不良的业务是融资类业务;信托公司业务项目主要来源是金融同业推荐,业务项目来源中最容易出现不良的项目主要来自其它第三方机构推荐,信托公司与其它第三方机构开展投融资资金合作业务出现不良的可能性最大;2014年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项目类型集中在矿产能源类项目和房地产信托项目,融资方违约导致信托计划兑付风险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场销售不理想;2014年信托公司面临的最主要操作风险是风控措施在项目出险后难以有效执行,投后管理和尽职调查是信托公司风险防范中最薄弱的环节,信托公司2014年对信托项目的风险把控标准会大幅提高;2014年在银信合作单一资金通道类业务中只有部分银行接受信托资产的原状分配,信托公司提前处置信托资产的最主要动机是预先应对项目到期兑付。
本轮不良资产的发生与处置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调查报告认为,本轮不良资产的发生与处置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与上世纪末的情况截然不同。上世纪末,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资产比率很高,是建国后几十年问题累积的结果,造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干预,不良资产的行业较为分散;不良贷款主要通过行政剥离方式,交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是打包、打折和打官司,主管部门通过回收率和费用率完成情况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考核;集中剥离后遇到了经济的超高速增长和宽松的金融环境,资产价格处于上升通道,放在那里就能升值,处置越快损失越大。
相比之下,目前金融不良资产增速较快,但不良比率仍然较低,造成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经营失败,行业分布较为集中。目前不良贷款处置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不良资产市场一级批发商除了传统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外,获准成立的省级资产管理公司将是新竞争者;不良资产处置凭借简单手段已难以取得收益,必须创新处置方式,更多地依靠投行手段;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或即将完成改制并上市,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转型为商业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面临的是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资产不再随时间简单升值,实现处置收益的难度明显提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