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旱塬集雨成平湖
- 发布时间:2014-12-09 05:14:19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黄土高原的塬面上建人工湖?对生活在董志塬上的甘肃庆阳人来说,这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民生工程、生态工程。
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在位于庆阳市西峰区南郊的雨洪集蓄保塬生态工程现场看到,一个数百亩大的人工湖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部分已蓄水湖面在冬日的暖阳下波光粼粼;横跨湖面的主体桥梁基本贯通,工人正在进行收尾施工。
“整个工程在明年6月底完全建成投运,在汛期来临前发挥作用。”西峰区水务局工程师袁永杰告诉记者,庆阳市雨洪集蓄保塬生态工程吸纳借鉴了国内同类地区、同类工程的经验做法,特别是水利部关于《黄土高原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创新》最新成果,把城市的雨水收集、储存、调配、管理技术体系与农业、水保、环卫、养殖、城市绿化、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技术组合、集成创新,是“一次投资、多项受益”的民生工程和生态项目。
西峰区所在的董志塬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除塬面以外,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加之土壤疏松裸露,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保部门的资料显示,董志塬的面积比80年前缩减了近1/3,目前有3249个支毛沟不断伸向董志塬腹地,把完整的塬面切割成了“手掌状”。
同时,董志塬上降雨时空分布不均,60%的降雨多集中在每年7、8、9三月。随着庆阳市区建成区面积由过去的8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加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落差达60多米。因此,虽然是干旱的黄土高原,但每年汛期的洪涝灾害仍然是西峰区乃至庆阳市需要面对的难题。
从2004年开始,西峰区先后在市区内建设了多个排洪排水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排水布局,但是大量洪水排出市区后,也是白白进入沟道流向董志塬腹地。袁永杰告诉记者,西峰区每年通过沟道排走200万方左右的洪水,相当于城市年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一边是洪水冲刷塬面,雨水在白白流走的同时还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另一边是水资源严重紧缺,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滋润这片沃土肥田?新城区雨洪集蓄保塬项目就应运而生了。”
据了解,庆阳市西峰区新建的雨洪集蓄保塬项目将建设总库容88万立方米、水域面积400亩的人工湖,年复蓄水量可达174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能全部积蓄庆阳新城区15平方公里的雨水资源,为位于南区的董陈节水灌区和庆阳石化600万吨炼厂提供农业、工业用水,并作为巴家咀电灌区的农业灌溉调蓄水库,大大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用水成本。同时,每年还可减少被侵蚀带入下游河流的泥沙59万立方米,相当于50个中型淤地坝一年的泥沙拦蓄量。
“更重要的是给城市增添了灵气,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湖周边的房子已经开始增值了。”袁永杰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