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仰望星空晋西北

  • 发布时间:2014-12-08 01:30:5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陈海强 路 俊 杨宏鹏

  “点火!起飞!” 12月7日11时26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搭载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00次发射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完美腾飞!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成为晋西北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持续推动航天发射能力发展的道路上,广大科技人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的多项纪录。

  航天发射综合能力持续提高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是我国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火箭卫星发射试验场。从走进晋西北高原的那天起,中国航天人就开始谱写一部非凡的奋斗史。白手起家仅一年时间,我国第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运载火箭就从这里发射升空。1988年9月成功发射我国风云一号气象卫星以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发射“海洋”“资源”“实践”“创新”“开拓”等系列科学应用卫星,而在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发射场组网发射摩托罗拉“铱”卫星等任务时,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的良好形象。

  “将军飞虎符,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严霜拂剑花”。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便是这里——今天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这里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沟壑纵横、干燥寒冷,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每年无霜期仅90余天,最低温度达到-40℃。

  近年来,该中心着眼发挥优势、拓展职能,积极谋求发展机遇。他们大胆开展应用卫星发射试验前瞻研究;以新发射工位建设和测控体制转型为契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并行与串行结合、测控联调与产品测试协同等办法,优化试验流程、缩短试验周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天,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多个发射工位能够满足国内外多种型号卫星发射的需求,具备世界一流的低温发射能力和复杂天候发射能力,能同时并行完成多发不同型号发射试验任务……

  发射场五大系统建设全面突破

  卫星发射任务涉及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及技术勤务等五大系统、2000多个岗位、上万台套专业设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发射结果。

  近年来,该中心清醒认识“成功不等于成熟”“任务顺利不代表任务圆满”等理念,只有聚焦短板,发射场五大系统建设取得全面突破,才能确保航天发射任务立于不败之地。为此,该中心及时推出多项有力举措——着眼质量建设缺乏全程管控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把质量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正规化建设的抓手,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精细管理、精准控制、精确保障,实现了闭环控制、正规有序;着眼点多线长,指挥系统沟通不畅,搭建以万兆网为主体的网络传输硬件平台、使一线操作、网络协同与远程指挥等实现三位一体、完美融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五大系统建设取得全面突破,航天发射综合保障能力水平跃上新台阶,从根本上讲还是得益于统筹兼顾与和谐发展。

   引领航天发射任务进入“E”时代

  近年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迎来新的挑战。伴随着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一箭多星”等集约发射模式日益普及和增多,航天发射任务的技术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发射任务的密度也越来越大,如何缩短航天发射周期成为发射场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课题。如何与快速迈进的航天发射事业保持同频共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某次火箭发射任务期间,由于采用新的通信传输模式,该中心指挥人员稳坐“中军帐”,通过监视显示系统实时监控火箭飞行。任务成功后,科研人员仅用两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发射试验结果数据的统计工作。在场的领导和专家们不由得感叹:火箭发射试验真正进入“E”时代了。

  近年来,该中心在推进转变科研试验综合保障能力生成模式的实践中,突出信息主导,驱动体制创新和体系配套建设,实现了“数据信息网络化、指挥监控可视化、信息传输宽带化、试验决策智能化”的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与新测控模式匹配的数据收集、传递、处理机制,解决了过去测量站点接续不佳、测量数据偶有断码等技术难题,成功将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效率提高了近6倍。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中心所有高级工程师均能胜任两个以上不同专业的技术总体工作,所有工程师可以胜任3个相近或相邻专业的执勤维护任务。该中心一套人马发挥了三套半人马的作用,有效解决了航天发射任务高密度情况下的人员保障问题,多次圆满完成不同型号并行的发射试验任务,创造了我国发射场应急发射的多项纪录。

  (科技日报太原12月7日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