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经济杂谈】警惕产能过剩借“刺激”还魂

  • 发布时间:2014-12-04 05:34:10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黄 绿

  日前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而且此次利率调整采取的是非对称方式。按照人民银行的说法,此次采取不对称降息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融资难这一突出问题;另一个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市场化条件下,央行随时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但由于这次降息是两年来首次,加之央行宣布降息的“突然性”,还是引起了国内外方方面面的高度关注。尽管央行强调降息并不意味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改变,在经济运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但“微刺激”的作用却显而易见。这也是继上半年“定向降准”之后,央行利用货币杠杆对经济运行的又一次“微刺激”。

  其实,针对中国经济特点及国际经济的影响因素,今年以来中央定向发力的“微刺激”“小”动作不断,内容涵盖基础设施领域、中西部铁路建设、银行降准降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税收及外贸等方面,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但随着“微刺激”的增多,如何增强“微刺激”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防止新的产能过剩形成,这不能不引起市场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控制得不好,“微刺激”也有可能成为产能过剩重新发酵的“催化剂”。

  谈刺激经济就不能回避产能过剩,因为在过去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刺激经济与产能过剩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往往是一刺激就膨胀,一抑制就过剩。目前从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特征来分析,产能过剩既是导致“三期”叠加的因,也是过去发展脱离经济规律的果。不论是实现换挡、调整还是彻底消化,都要从根子上排除掉过剩产能这块“肠梗阻”,更不能旧的没消化,新的又悄然增加,否则发展就会雪上加霜。

  提“微刺激”就谈防止新产能过剩,既不是神经过敏,更不是杞人忧天。因为过剩产能死灰复燃既有历史的前车之鉴,也有客观现实条件。就历史经验来看,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解决世界金融危机,十多年在不断地调整与治理中,过剩产能在大大小小的刺激中,越累越大,积重难返。

  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GDP导向作用依然存在,地方各级政府对于“刺激政策”驾轻就熟,惯性思维难改,投资冲动依然强烈。面对结构调整困难、转型升级缓慢、创新驱动不足等困难时,穿新鞋走老路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很大。尤其是,政府、企业改革还不到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仍难充分发挥,以及涉及到大大小小的利益痼疾等因素,一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特别是长期倒而不毙的国有“僵尸”产能过剩大户,借“微刺激”政策和政府之手再次“还魂”,扩张新的产能,那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以说,落实好中央各项“微刺激”政策,关键是要曲突徙薪,防患未然,牢记“吃一堑长一智”的古训。因为,产能过剩旧的损失我们还没挽回,别又要付出新的代价。否则,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