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引入社会力量可一举多得
- 发布时间:2014-12-03 08:1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成都12月2日讯 (记者 张晶雪)近些年来,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并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如何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显得尤为重要。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深入到成都主要区县,实地走访了当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发现,从以女性为主体的青羊区中坝社区“妈妈家”综合服务中心到服务青年工人的高新区青工文化驿站,从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大邑县“3+2读书荟”到让高雅艺术走进普通社区的金牛区“交响金牛”广场交响音乐会,社会组织和文化志愿者的身影都在这些地方活跃着,让成都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遍地开花。
社会组织积极活跃在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舞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曾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更加明确地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社会各界也在积极探索具体可行的方法。成都市作为首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在今年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以及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地区的城市,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更是先行先试,走在全国的前列。
成都市高新区青工文化驿站内的宣传标语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晶雪/摄
在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实地走访中发现,几乎各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都能看到社会组织的身影。其中,高新区的青工文化驿站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青工文化驿站采用政府购买社会公益组织服务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的管理,由西园街道办事处提供场地等硬件设施,并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选择上海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作为整个项目的运营机构,组织开展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项目每三年一期,政府部门会对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同时,西园街道办事处还引入了竞争机制,通过不同社会组织的竞争,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成都市文化局社文处处长王建对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解释说,长期以来,成都市乃至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经办,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单一。这种“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在多数情况下投入多见效少,群众往往不满意。如今,成都市政府建立了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通过这种形式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交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来运营。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先进性和专业性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率大大提高。政府则将工作重点放在项目的监管等方面,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到“管文化”的职能转变。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自2012年起,成都市市县两级分别设立了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专项经费,以市级每年1000万元,各区(市)县每年不少于200万元,全市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的标准执行。
文化志愿者成为成都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在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除了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外,还有一群人十分抢眼,那就是文化志愿者们。这些文化志愿者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指导下,在各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无偿的帮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吴玉英(左二)在教授蜀绣技法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晶雪/摄
在“妈妈家”,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看到了一位不寻常的志愿者身影,她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的代表性传承人吴玉英。吴玉英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介绍说,她在“妈妈家”义务教授蜀绣技法已经有半年多。她说,作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自己深感社会责任重大,不仅要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还要为社会做出正面的表率。在吴玉英眼里,这些来学习蜀绣技法的多是退休人员,有经济基础,也有时间精力,不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放弃学习蜀绣这种耗时长、并且没有良好就业前景的手艺,这对传统技艺的传播业有积极的作用,是一件一举多得事情。
其实,吴玉英只是成都市上万文化志愿者中普通的一员。成都市文化馆馆长贾磊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介绍说,目前成都市有15000余名文化志愿者活跃在全市各个角落。由于文化志愿者的特殊性,即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技能,成都市文化馆还会对文化志愿者进行基本的选拔和培训。所以,文化志愿者的主要来源群体还是在校大学生、退休的专业教师或业余的文艺爱好者和专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此外,成都市还培训了1000余名专业文化辅导员,实行挂牌上岗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成都市青羊区“妈妈家”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用于积分的“义工卡”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晶雪/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对文化志愿者的服务进行积分制,采用以服务换服务的方式,即用本人提供的志愿服务服务换得的积分去“消费”该中心提供的其他文化服务,以此来激发群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热情。
贾磊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也坦言,虽然目前成都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很迅速,但数量远远不够。由于意识不强、资源紧缺、相关制度还不完善等原因,我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在,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成为成都市政府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文化志愿者管理系统也在积极筹建中。成都市文化馆也在努力,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由“输血”到“造血” 社会组织脱困仍需时日
虽然在成都市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但是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仍然面临诸多难解的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与多名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发现,由于社会工作尚未职业化,社会工作者的薪资待遇普遍不高,甚至会低于成都市的平均收入水平。因此,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面对生活的压力,不会选择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造成了很多专业人才的流失。而坚守在社会工作岗位的人,更多是出于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长效服务机制的建立。
此外,由于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多数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价低者得。在保证不降低文化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想要得到项目,也许就会面临着资金紧张、需要自己补贴的局面。一旦出现项目断层,社会组织不能获得政府的补助,等于失去了活动经费的一个重要来源,只依靠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捐赠,开展活动就会捉襟见肘。成都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也坦言,这是一个难解的矛盾。政府采购采用招投标的形式有利于财政的公开透明,但是由于文化服务的特殊性,没有一个广泛适用的衡量标准,很容易出现低价中标但文化服务提供不到位的情况,导致资金的浪费。
“妈妈家”羌绣义工老师代大妈的羌绣作品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晶雪/摄
不过,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也发现,这些社会组织也在积极探索各种路径实现自我“造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妈妈家”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项目负责人舒畅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说,“妈妈家”项目目前依托于著名的羌绣帮扶计划“一针一线”,“妈妈家”的羌绣绣片会由“一针一线”回购。此外,“妈妈家”的其他文化产品也接受其他社会企业的订单,收入用于项目的持续运营和规模扩大。
大邑县“3+2读书荟”公益书馆门口的提示牌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晶雪/摄
在大邑县“3+2读书荟”的公益书馆,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发现,书馆除免费提供图书借阅和饮用热水外,还有一些收费项目,如茶水、饮料、小食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所看到的价目牌上显示,价格普遍是市场价或低于市场价。“3+2读书荟”的项目执行长李佳对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介绍说,这部分收入其实很少,因为项目的公益性,只是收回成本,略有盈利的部分都会划入该书馆的项目经费,用于图书采购、公益讲座和其他公益活动的开展。
大邑县“3+2读书荟”公益书馆中陈列的卭陶工艺品 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晶雪/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还在书馆中发现了摆放整齐、制作精美的陶瓷工艺品。详细询问下,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得知,这是由当地艺术家制作而成的卭(qiong)陶作品。据李佳介绍,文创收入是“3+2读书荟”运营的重要支撑点之一。“3+2读书荟”成立了独立的法人公司——成都三加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利用“3+2读书荟”各大公益书馆的平台,向农村市场输送书画、陶瓷等艺术品,其盈利除维持公司的运行外,全部用于支持“3+2读书荟”的各项公益文化活动。李佳对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说,下一步,“3+2读书荟”将探索乡村农产品进城的路径。如能实现,文创产业的收入将会达到整个项目资金来源的三分之一,真正成为“3+2读书荟”推广公益阅读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