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才会日夜不息
- 发布时间:2014-12-02 01:31:1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张 强
《师道》,大概是杨仕明办公桌上放的时间最长的书,书的侧面有些发黑,一看就是经常翻看的。几年前记者来这里采访,这本书就放在这里。《师道》是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第一任科主任、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姜泗长院士的传记。虽然姜院士已经去世十余年,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杨仕明不断前行。
杨仕明,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姜院士带的最后一届学生。如今,他已是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声损伤防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973计划听觉干细胞项目首席科学家。
年轻医生崭露头角
耳鼻咽喉科是301医院的“排头兵”,不论是团队作风,还是技术水平,多年来始终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若要在科里站住脚必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许多毕业生怕吃苦有顾虑,不敢到耳鼻咽喉科工作,但刚毕业的杨仕明主动选择了耳鼻咽喉科专业。
1993年,杨仕明考上军医进修学院硕士研究生,后顺利转为博士,成为姜泗长院士的“关门弟子”。1996年,姜老送杨仕明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大阪关西医科大学进行电生理课题研究时,杨仕明对毛细胞产生了极大的的兴趣。这种细胞长15微米,宽10微米,即使在显微镜下,一般人也很难区分出来。也许是与毛细胞的特殊“缘分”,刚刚接触毛细胞的他不仅能全部区分出来,且独创出光学记录电位的方法。就这样,杨仕明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他人久攻不下的细胞膜电位记录实验,这彻底征服了日本导师山下敏夫教授。以至于杨仕明回国后,山下教授还对他恋恋不舍,多次邀请他赴日参加课题研究。
学成回国后,杨仕明完成了一篇英文毕业论文。年逾八十的姜老用了整整一个星期,逐字逐句地修改。这种严谨求实的精神让杨仕明大受感动。杨仕明这篇论文,也因其深度和新颖,受到了答辩专家的高度称赞。
聋病研究攻坚克难
“这地方是做学问的,怕吃苦想挣钱就不要进这里的门。”姜院士第一次“召见”杨仕明时所讲的话,成为他铭记一生的信念。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人工耳蜗移植这种替代性疗法,也因价格昂贵而难以普及。
“治疗聋病不用开刀,只吃一片药就行。”姜老生前未了的心愿,一直激励着杨仕明探索前进的步伐。杨仕明认识到,现有的聋病治疗方法,是绕过聋病的内耳病根只是替代性治疗。要根上解决聋病问题,就要从内耳干细胞着手。
2011年,杨仕明给科技部写信建议,立专项开展聋病干细胞治疗研究。他在信中写道:“内耳是个香格里拉王国,不容易进去,也不乱跑,是做干细胞治疗研究的极佳模型。”
他认为,治疗聋病的“这片药”就是生物药,通过干细胞和基因治疗,诱导毛细胞再生,一定能攻下神经性聋病这座“大山”。最终,2012年,杨仕明申报成功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干细胞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基础研究”,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目前,杨仕明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发现引起耳聋的关键基因,用干细胞促进毛细胞再生的研究思路也已开始进行动物实验。
德技双馨梦想未来
杨仕明的办公室挂满了各种荣誉,相比之下,正面墙上悬挂的“博爱正义”的书法是他最珍爱的,这是他所治愈的一个农民患者亲笔书写的。“这四个字适合你!”这个患者是个业余书法爱好者,当他将字画送到杨仕明手中时感激地说道。
带着临床难题去进行基础研究,把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既是解放军总医院这个研究型医院的办院思路,也是杨仕明所秉持的从医理念。他把临床手术和基础研究比作左右手,双手合力,取得了一次次的突破:耳蜗植入手术超过2000例,精准技术保证了术后满意效果,让重度耳聋患者重获听力;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进行严重耳畸形振动声桥第三窗植入手术;在国内率先开展老年人工耳蜗植入;国际上首先报告基因治疗实现毛细胞纤毛再生。
“有梦想,才会日夜不息。”杨仕明把院领导、全科人员以及患者对他的信任与支持,当作对自己的鞭策,化作前行的动力,承载着导师的心愿,杨仕明将不断向着梦想追去。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