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就业季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就业观

  • 发布时间:2014-12-02 01:31:0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将新闻进行到底

  文·本报记者张盖伦

  最近,“清华博士当一线工人”“北大学生退学读技校”的新闻进入人们视野,这种“错位就业”“另类选择”又再度引发关于教育观、就业观的讨论。

  正在走出校门的学生,已经有了新的想法——什么是“好”工作,应该由自己做主。华中科技大学一位工科生就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能走上所谓另类职业道路的人,通常非常清楚自己内心想要什么,也有大无畏的勇气,不顾世俗眼光去一线践行兴趣和梦想——不值得尊敬吗?而专家认为,在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成为大众教育的当下,应该摒弃面子就业观,鼓励人们进行自由的职业发展规划。

   另类就业讨论已不新鲜

  “十年来,这种辩论的内在观点依然以学历论英雄”

  最近,在上海某电力公司当了六年工人的谢邦鹏“红”了。

  谢邦鹏本科、硕士和博士均在清华大学就读,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他毕业后去供电公司当了一名一线工人。

  面对“大材小用”的惋惜声,“浪费教育资源”的质疑声,谢邦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显得很淡定。他认为,是否大材小用,要看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如何表现。如果作为一名博士,在一线岗位上工作多年碌碌无为,那自然是一种“浪费”;但他一直在成长,每天都在进步,所以这只是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谢邦鹏也解释道,电力行业专业性强,没有基层锻炼和学习,无法适应相关管理工作。

  也就是说,谢邦鹏当的这“工人”,并非大家想象中那种流水线上的低技术含量工种,而是前往更高岗位的“磨练”。但是,“工人”这个词,在传统观念里就和“低等岗位”挂钩,名校毕业生去做“工人”,总显得有那么一些“不匹配”。

  其实,这一切都显得似曾相识。

  2003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操刀卖猪肉消息爆出,引发了社会关于就业观和价值观的激烈辩论;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十年来,这种辩论的内在观点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以学历论英雄,将“学历”和“岗位”挂钩,并将“岗位”分成了三六九等。

  近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去当城管、当月嫂、当掏粪工…… “另类就业”盘点几乎年年都有;“就业难”不知何时起,成了每个求职季都会出现的“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曾表示,高学历者由于就业期望相对较高,不屑从事蓝领层次的工作,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教育发展水平,就会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

  不过陆步轩们已经不再是反面教材,2013年,他和另一位“猪肉才子”陈生一道被请回北大演讲。当时有媒体评论:“这是全社会的就业观渐趋多元、理性、务实的产物。”

   大学生择业观日趋多元

  感兴趣、有前景、能力匹配成重点考虑因素

  关于清华博士做电工的讨论还在进行,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大四学生陆晶晶已经踏上了她的求职之路。“感兴趣”“有前景”“能力匹配”是她择业时首要考虑因素。虽然陆晶晶学的是金融相关专业,但对银行并不感冒,对公务员也兴致缺缺。

  “我刚上大学那会儿连阿里巴巴和淘宝有什么关系都不知道,现在连政治课的老师都要讲阿里巴巴与和谐社会了。”那些若干年前投入互联网行业的大学生,可能其选择当时同样不被人看好,被视作“另类”但现在呢?

  作为北大学生,陆晶晶完全理解那些名校出身但投身基层岗位的师兄师姐:“对于他们的择业选择,开心就好!至于是卖猪肉还是卖米粉,有那么重要吗?”

  除了进入就业市场寻觅工作,还有人干脆选择了自己创业。常年专注于大学生就业研究的麦可思公司专家周凌波给科技日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从2008届到2013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在持续增长,从1.0%上升到2.3%。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是“机会型创业”,出于有创业理想、有好的项目机会、为了更好的收入和受人邀请而创业。

  “要创业,身体得好。”今年刚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唐宇欣一直很忙,一周的工作时间是“12×6”小时。伴随压力而来的是身体的无声反抗,创业以来,她自己都能感觉到体质急剧下降。欣慰的是,他们团队打造的校园社交App“叽喳”渐渐走上正轨。

  为什么不选择更稳妥点的生活?唐宇欣的回答是:“年轻有资本,还可以再拼一下。而且,说俗一点,要过上想买啥就买啥的生活,还是得创业。”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创业模式一旦开启,和“稳定”“轻松”就绝缘了。“所以,如果要毕业就创业,还是得思考清楚自己是不是创业型的人,创业一定会吃苦,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很煎熬。”唐宇欣提醒说。

   摒弃面子就业观

  工作好坏在于能否给一个人施展才华的空间

  2013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这个词变成了“更难就业季”。据预测,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在750万左右,数字又攀高峰

  但“就业难”在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研究员丁大建眼里是将是一种常态。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他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反映到劳动力市场上,就是大学生劳动力供给过剩,农民工供给短缺;未来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熟练技术工人,这要求大学生培养结构进行调整,也需要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行相应调整。

  熊丙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么多年来,社会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相反,对“学历”和“名校”的推崇“变本加厉”;而且,国家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只有百分之几的“985”“211”工程院校上,这种培养精英的思路需要进行调整。“人才是不是大材小用,不在于学历身份和岗位的等级对应,在于职业是否能给一个人施展才华的空间。学历不该是身份的象征,岗位也不应有等级的区别。”过于强调学历身份,会陷入这样一种循环——人们削尖了脑袋进名校;名校情结再固化岗位的等级观念;又因为有等级观念,很多大学生为了“面子就业观”,要避开某些看起来不那么光鲜的职业。

  “不过你也可以看到,其实对于类似新闻,社会观念上大家还是认可的居多,佩服这位清华博士的决定。”熊丙奇说。

  麦可思专家周凌波则建议现在求职的大学生,对自己可能的就业去向、就业质量有一个恰当的定位,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预期,降低进入职场后的落差感;并争取“学有所用”,尽量选择专业相关工作;而高校也应该把本校就业质量报告向毕业生予以发布和说明。

  熊丙奇认为,社会观念是在松动,但是现有的制度安排,却还是在强调学历身份。“应该消除学历身份和就业等级,让每个人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教育、自主进行个体职业发展规划。”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