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现代农业的沈北“样式”

  • 发布时间:2014-11-29 06:53:0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种了一辈子地的沈阳农民张柳没想到农业“现代了”会这样:不仅好看、好玩、还好卖。他和乡亲们种下的水稻变成“稻田画”,引来了万千游客。令张柳惊喜的还有一笔经济账:同样是种水稻,转给企业就种出了花样,“稻田画”的门票收入远超种植水稻的收益,销售水稻又是一笔收入,稻田里还养蟹、养鸭,主业没变,收入翻了好几倍。

  这个种出“花样”的地方就是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这个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批准的新区,既是综合配套改革先导示范区,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食品深加工基地。

  现代农业要姓“农”

  沈北新区区委书记庞洪波认为,农业现代化要“接二连三”,但绝不是“去农化”、“非农化”。虽然身处城乡接合部,沈北新区并不准备承接城市的工业转移,沈北将特色优势确定在农业,明确划定辉山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属性,特别划定非农产业的“禁入红线”。

  沈北新区是辽宁省最早开展大面积土地流转的试点地区,共流转土地36万亩,占全区耕地的63%以上。流转的土地做什么?沈北新区仍把种植粮食和发展农业放在首位,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附加值发生了巨大变化。辉山农场从国外引进了数百万元一台的大型机械,这样一台农机就将上万亩的农田耕收作业完成。全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87%,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马钢街道办主任王岩对记者说,光靠“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很难让农民富起来。该街道通过土地流转因势利导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让农民看到了农业嫁接旅游业的魅力。

  让沃野千里的东北粮食主产区丰收成果就地转化增值,是沈北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该区重点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224个,投资额近千亿元,形成了粮油、乳品、畜禽、果蔬饮料等产业系列。去年,沈北新区农产品深加工产值达580亿元。

  讲集约更要守契约

  然而,沈北新区发展现代农业并非一开始就顺风顺水。早年探索的“公司+农户”模式就遇到了挫折。

  在沈北新区王家村的树莓园,辽宁今日农业公司负责人王越跟记者讲述了过去的苦恼。10多年前,该企业就开始尝试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扩大树莓生产。没想到这个全国最早生产加工树莓的企业最先尝到了一些苦果。为啥呢?跟农民签的订单合同只对公司起到了约束作用。在市场不景气时,农民要求公司保量保价收购;在树莓价格高企时,农民却私自对外出售。失去约束的合作让企业一再受伤,而且打击了国产树莓的国际竞争力,黄金树莓经常卖出萝卜价,从长远来看,农民的利益也受到伤害。

  王越感慨地说,发展现代农业要讲集约,更要守契约、讲诚信。为了消除相互的不信任,王越的企业流转了农民手中的土地,吸收农民到企业工作,企业与农民的关系由合作变为雇佣。王家村村民赵长虹说:“现在咱们必须严格按企业要求来操作,从种植到摘果的全程由企业指导、监督和检查。”

  现在,沈北新区建起了全国最大的树莓工厂化育苗中心,生产的树莓80%出口到欧洲、北美等地区。据了解,沈北新区还要新增两个树莓产业园区,树莓种植面积将达到5000亩。

  慢下来更有安全感

  “花那么大力气发展现代农业为了啥?”辉山乳业公司总裁助理路承伟反问记者。他接着说:“当然是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应是为了食品安全。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这就是我们打造全产业链的初衷。”在发展过程中,辉山乳业摒弃一家一户的分散养牛模式,建起了全国最大的自营牧场,建起了从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繁育到乳品加工的全产业链,还建起了“从草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

  沈北新区区长金志生说,沈北到处是青山绿水,绿化率超过50%,沈北现代农业也应该是绿色的,为了食品安全花多大功夫都是值得的,为了食品安全不惜将发展速度慢下来。

  种粮大户洪运来种植有机稻的秘密也用了一个“慢”字,一年只产一季,别人施化肥,他们家施农家肥,别人灌溉用河水,他们家用井水。生产慢了,产量少了,但收益高了。洪运来的有机大米每公斤能卖到20元钱,远高于普通大米。凭着精雕细琢的慢功夫,沈北新区成为东北农业品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全区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的农产品有58个,获得绿色、有机产品认证的有48个。

  慢功夫映照出沈北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不符合规划不准入,不符合产业方向不准入,不符合环保要求不准入。近年来,沈北新区拒绝了100多个不符合标准的大小项目,这是沈北新区的“舍”。“国家生态区”、“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中国名优食品产业基地”等桂冠纷纷落户沈北,这是沈北新区的“得”。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