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快舟”创造我国航天发射最快纪录

  • 发布时间:2014-11-25 01:00:26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付毅飞 通讯员 王 旭 陈新勇

  11月21日,“快舟二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入轨。该卫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继2013年“快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此次发射成功将为“快舟”的后续发展铺筑道路。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采用了国际首创的星箭一体化技术,是我国首个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能力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射的最快纪录,使我国航天发射运载工具由液体运载火箭拓展到固体运载火箭,初步具备了空间快速响应能力。该火箭可在自然灾害突发,或地面监测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实现卫星的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及时获取灾害情况信息,为减少灾害损失和组织抗灾救灾创造条件。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一个这么复杂的系统成功送上天,过去从来没有过。”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说。

  快速布局的“天眼”

  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与外界交通受阻,传统地面通信完全中断。“如果有双‘天眼’能看清灾区该多好。”有人感叹。

  5年后,“快舟一号”卫星使国家快速布局“天眼”变为现实。凭借国际首创的星箭一体化设计,高效参与了多项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地面监测等工作。

  2013年9月25日,该卫星成功发射入轨,随后成为太空中最忙碌的卫星之一。还没来得及绕着地球转几圈,它就接到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的任务:对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地震的灾区进行成像,为救灾提供支持。一个月后,它又对台湾花莲地震区域的灾情评估提供支持,为开展人道主义救援打通道路。

  今年3月,马航客机“失联”,“快舟一号”在疑似海域上空探查了11.5万平方公里,把99景共计54.2GB的数据传给了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云南鲁甸地震灾害中,“快舟一号”是我国唯一一颗连续十余天对灾区实施天回归重访监测的卫星,成功获取高分辨率震区遥感影像75景,共计56.34GB,全部于第一时间在线分发给各相关业务单位,为地震灾害监测及灾情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该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已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监测方面得到初步应用。并监测了小煤窑和小炼油厂分布、融雪型洪水、敏感基础设施与区域及环境污染源等,为气象和环境监测等部门提供了信息支持。

  由于“快舟”卫星成本可控,在商业发射领域竞争力不凡,将使军民融合工作向前迈进一大步。目前,研制团队已为“快舟二号”卫星“下海”做好了准备。

  快速响应的火箭

  立冬不久的西北戈壁,气温已经降到冰点以下。11月21日,“快舟”火箭试验队员在浓浓的寒意中迎来了“大考”。

  使用方要求在规定天数内实现成功发射,以证明“快舟”快得名副其实。所规定的时间之短,在我国航天发射中史无前例。

  “快速发射被列入考核,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即使发射成功,也不算完成任务。”任务总设计师说。

  为此,项目团队在“快舟”身上集中了大量新技术、新方法,研制难度陡升。

  要想更快,首先要更轻。比如对某一机构的改进上,项目团队提出了近乎疯狂的方案,要将其尺寸和重量缩小至原有产品的五分之一。经过近50次试验调试,他们最终实现了技术和材料的升级更新,并获得一项国防专利。

  重量减了,运载能力还得满足要求。经院士专家评定,“快舟”火箭的运载系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为满足太空环境要求,项目团队还为“快舟”打造了千级净化间,每平方米尘埃数少于1000个。液压用的红油要多次过滤,擦零件用无纺绸布……人人如同患上洁癖一般。

  100多次外场试验、200多天加班、600多次现场攻关、2000多份技术文件、3000多个参数调校……一长串数据,记录着我国首支空间快速响应装备研制队伍的奋斗轨迹。最终,他们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航天科工有关专家介绍说,“快舟”运载火箭是国家863计划的重要成果,共有132项专利,可实现快速集成、快速测试、快速发射,并能满足多种不同应用需求。星箭一体化等多项创新,使“快舟”的运载能力较传统火箭大幅提升。通过成熟技术和研制流程创新,发射费用大幅降低。

  据介绍,目前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提供商主要以美国、俄罗斯、欧洲为主。“快舟”火箭较好地实现了成本控制,可以提供更优质、经济的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满足各类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对灵活进入空间的需求。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4日电)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