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PSL 降息,也可以有
- 发布时间:2014-11-22 15:46:1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降息了!昨天傍晚,央行扔下一颗舆论炸弹。
与之相对比,央行7月份首次动用PSL,舆论一片安静,这是啥?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黄博阳)2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时隔两年多时间再次启动降息,央行表示,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灵活运用利率工具,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体现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总方针。
事实上,与包括降息在内的传统调控手段相比,今年以来央行更倾向于通过多种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今年7月,央行对国开行发放3年期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9月,多家机构证实央行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进行规模达5000亿元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同样是9月,央行创设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并在9月和10月通过其向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分别投放基础货币5000 亿元和2695亿元。
无论是创新工具精准“滴灌”,还是不对称性实质降息,央行通过灵活的货币调控手段对于稳定市场流动性预期,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王远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央行创新调控手段是进步的表现,此次选择降息工具,“从提振市场预期的角度上讲,降息这种传统手段会要更加形象、直接。”
王远鸿表示,央行不会仅仅为了创新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本质是为了发挥其应有的稳定经济的效力。
央行对此也进一步做出解释,此次政策调整正是把货币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进一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