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工程”成“省钱”标本,逗谁呢
- 发布时间:2014-11-22 02:31:04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议论风生
说“拆广场建地铁”省了拆迁费用,是个伪命题:它造成的资源浪费确实存在;而在土地增值背景下,如果当初拆迁费用于其他地方,说不定收益更大。
四年前为迎广州亚运会,耗巨资打造西关最大的陈家祠文化广场;如今因地铁8号线施工,被拆了近一半,市民直斥该“短命建筑”太浪费。日前,在由广州市选出的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到陈家祠广场集中视察时,荔湾区政府方面回应:“不仅没有造成浪费,还省了钱,加快了地铁建设。”(11月21日《新快报》)
尽管说陈家祠文化广场只是“半死”,可才使用4年就大面积拆除,难免被人列入“短命工程”之列。而对于质疑,当地有关方面回应:涉事工程总投资并非传言中的8亿,而是7.3亿;陈家祠东广场2009年就完成了土地收储,不需要再征迁,鉴于拆迁成本日益增加,它节省了建设成本。言下之意,如果放今天来建地铁工程的话,拆迁费用哪止这个数?
乍看起来,“省钱说”不乏道理:因涉事广场属已征用的国有用地,这避开了征地时间的增值成本。可这账果真就算得万无一失?
平心而论,建了拆拆了建,反反复复却无需多花钱的,也只有玩“搭积木”了。而拆广场建地铁类的工程,必然伴随着不小的投入。对单个的地铁工程而言,建设成本看似省了,可对社会总财富而言,终归已有实打实的上亿元钱,就在广场破碎之间打了水漂。说“没有造成浪费”,谁信?
再者,“省钱说”也有些偷换概念。是的,4年前的征迁费用要比现在的确实低很多。可这跟土地增值有关,而非建广场的初始目的;从结果上看,它省钱了与否,也是个疑问——试想,如果当初将七八亿用到其他地方,可能比现在的“效益”还要大;如果用于反哺民生,公众也能切实受益很多。利用“少花多少钱”的倒推式结论去论证拆广场合理,本就不合理。
建了这楼想那楼,建了广场想地铁。这些“短命建筑”背后无不显现一种通病:“鬼推磨”式的规划怪圈。定规划粗放短视,改规划率性随意,以广州这事为例,地铁工程当然不是为了图节省拆迁成本而刻意拖到今天钻广场的空子,文化广场当然也不是专为地铁打前站“备地”的,两大城建工程都是经过论证与规划立项的,何以相隔短短四年时间就撞车了?撞车有无问题,谁又该为之担责……这些不能没个说法。
说到这,还有疑问也亟须当地给个说法:该市“8号线延长线”2007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复时,并无陈家祠广场站,如今批复增加这一站点的只是广东省发改委,试问这样的更改是否有效?
□王景曙(职员)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