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露 大腕论商道
- 发布时间:2014-11-21 06:37:10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佛山商业井喷式爆发进入实质阶段。仅仅在禅桂中心区就有4大新商场开业,带来超30万的新增零售商业营业面积。佛山商业市场的竞争已显白热化,再加上电商的冲击,佛山各大商场更是内忧外患。佛山各大商场如何求发展?怎样才能在这场血雨腥风商战中笑到最后?在本次商城评选中,10大商城脱颖而出,他们是市场的弄潮儿,是行业的标杆。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他们有着怎样独立、冷静的思考?
嘉宾:
上海丰树管理有限公司商业投资与零售管理总经理 韩春风
紫金城董事长 张军
兴华商场总经理 刘映钦
佛山印象城总经理 林文彬
乐从天佑城副总经理 阮铭东
“过江龙”、“本地虎”争锋
谁更具优势?
话题背景:今年在佛山中心区新开的4家购物中心,其中有3家都是国内甚至国际品牌商业运营商。“过江龙”大肆进入,搅得佛山商业市场“波涛汹涌”。一直以来,在佛山市场上一头独大的本土商家,又如何见招拆招?
“过江龙”优势:拥有强劲的资本运作能力
韩春风: 外来商家要进入一个新市场,肯定会做最充分的调研,尽量照顾到当地的居民的消费习惯。但是要做贴近性,并不意味着百分百地照搬当地模式,不然对于消费者而言就太没有新鲜感了。怡丰城在商场中融入很多东南亚的元素,其中有超20%的品牌都是第一次进入佛山,给佛山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阮铭东:外来商业品牌商,有很多核心的竞争优势:比如整体的招商能力、运营能力以及完善的资金链条。比如,万达广场开业就花了600多万,盘子做得很大。万达的其他商业业态,如金融街捷普、写字楼、公寓等都销售很好,为购物中心的运营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与支持。
林文彬:现在能够进入佛山市场的,都是有实力的全国连锁性商业品牌。他们拥有自己强大的品牌资源。另外,购物中心最关键的还是看后期的运营管理。像万达、深国投等,都有专业、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的团队。但佛山本土商家,尤其是中小型规模的商家,缺乏管理经验以及商业人才,会造成后期运营的困难,这是本土商家需要去关注。
“本地虎”特长:
用时间沉淀情感
更懂本土消费者的心
刘映钦:本土商业与佛山市民已建立老朋友的关系,会读懂佛山市民的需要,具有坚实的顾客资源和用时间沉淀换取而来的信誉度,这些无形资产是外来商业不可分羹的。兴华商场处于传统的祖庙商圈当中,相对来说也是占了先机的,但旧城区的配套更新性有限,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到新新人类的需要。
阮铭东:运营购物中心,一定要有贴近性。作为本土运营商,我们更能了解消费者的习惯,如饮食、日常休闲的习惯,还有消费癖好等等。例如促销方式,有些地方的消费者喜欢“即买即送”,而有些人则喜欢直接打折。我们在乐从运营一年,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促销活动,如打折、兑换积分等,但最后才发现乐从人最喜欢的还是直接打折。
电商冲击之下
实体商家
何去何从?
话题背景: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这一天,佛山人网购花了4.7亿元。有数据显示,去年佛山线上成交额总体数据已突破1900亿元,而去年全年佛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2200多亿。有商家坦言,影响佛山各大商场生存的最大威胁,不是遍地开花的购物中心,而是电商。
阮铭东:首先,不能和电商作对。要双线合一,把经营从线下向线上延伸。其次,要增强体验感,把购物中心真正地变成生活中心,这才是购物中心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购物中心普遍去百货化,就是电商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林文彬:在电商冲击之下,一定要增加客户的体验感,精准找到客户,提升服务水平,增加客户的黏性。购物中心与电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购物中心可充分利用O2O,运用大数据,进行消费决策、引导,结合线上线下。
张军:面对电商浪潮,应主动迎合,而不是对抗。紫金城如今也办起了垂直电商,顾客通过实体商铺的体验,对品牌有信任后,就可实现网上购买。但运营电商确不是易事,投入很大,运营管理也很难。
刘映钦:首先我们是积极去面对。在这个属于电子商务的年代,我们要发挥好电商在实体店内所做不到的范畴,激发顾客体验式购物的欲望。
如何在商业空白地带掘金?
话题背景:今年新开的几家新商场瞄准的都是商业氛围相对薄弱的区域,如怡丰城所在的平洲。同时,还有不少开发商开始到商业基础较弱的镇街掘金。这些商业空白地带,开发商如何“白手起家”?
韩春风:在这些地段不能简简单单地盖几栋楼,建个购物中心,而是应该依靠一个覆盖多种业态的城市综合体,通过不同业态之间的良性互动,盘活整个项目。比如,怡丰城依托的就是整个华南新加坡城,涵盖写字楼/住宅/国际学校/产业园/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
阮铭东:在一个新区开发购物中心,一定要做好“养”的思想准备,通常来讲,一个新的购物中心至少要养3~5年,所以留下充足的现金流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要通过活动拉动人气。万达广场所在的位置也不是中心区,他们通过大量的活动迅速提升人气,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其次,要做好对当地消费者的调研。
未来商业模式何去何从?
话题背景:时代的巨变,也带来商业形态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业界的人都认为,未来的购物中心要去百货化,增强体验性。究竟哪种模式才是未来购物中心的生存之道?
韩春风: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百货业态。这里可能有认识偏差的问题,所谓百货业态,指的不是友谊/广百这样的连锁公司,而是涉及到鞋/衣服/皮包等穿戴类商品。百货商品的份额没有减少,下滑的是传统百货公司。
林文彬:购物中心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去复制。我认为,每个购物中心都应该有它的灵魂和生命。这个灵魂就是它的定位和文化。
张军:实体商城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文化之上,尤其是像茶城这样的专业性市场,更是需要自己的文化体系。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