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朱呈镕:沂蒙新红嫂

  • 发布时间:2014-11-17 00:29:3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朱呈镕看来,拥军与做企业一样,也需要创新,不能生搬硬套。物质拥军是基础,精神拥军、文化拥军才是更深层次的拥军。

  在临沂,只要提起朱老大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竖起大拇指。

  临沂人对朱老大敬佩,不光是她企业生产的糖葫芦和饺子好吃,更在于她心肠好。

  朱老大的本名叫朱呈镕,是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16年前,朱呈镕从临沂毛毯厂下岗,要强的她为了不叫人看不起,创业的时候她给企业取名“朱老大”。不过现在,她更偏爱别人称呼她“朱妈妈”“兵妈妈”。

  朱呈镕不只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还有一个身份——“沂蒙新红嫂”。

  作为传承沂蒙红嫂精神的接棒人,朱呈镕一拥军就是15年。这15年里,她8年未在家与家人过过春节,都是在部队与战士们在一起;这15年里,她在部队认下了2000多个兵儿子,每一个兵儿子她都能记起“他是谁”。

  朱呈镕有一个心愿:到了80岁,她还要去拥军。

  创业走上拥军路

  刚过傍晚六点,朱呈镕的手机便响个不停。“你看,这又是我的兵儿子打来的。”她一边说着,一边笑呵呵地举着手机递向记者。“妈妈,天气凉了,您要注意身体啊。”听着已经不知是第几个兵儿子从远方送来的关心与问候,幸福在朱呈镕的脸上散开了。

  其实,16年前,在走向拥军路之前,朱呈镕曾是临沂一家毛毯厂的下岗职工,从临沂“销售大王”到失业赋闲在家,下岗让一向骄傲、要强的朱呈镕一下子不知所措,人生头一次身心都被挫败感笼罩着。

  在家人面前,朱呈镕感觉特别没有面子。就在她最为郁闷和彷徨的时候,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了“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事迹,向来心地柔软的朱呈镕,被红嫂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拥军支前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

  “一口粮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剩下一个亲骨肉还要送战场。”与那些革命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红嫂相比,下岗算什么?想到这里,朱呈镕暗自下定决心,要向她们学习,她要去创业,将来要做新时期的“红嫂”。

  在临沂这个沂蒙精神丰厚的土壤上,朱呈镕从小就向往部队,虽然“当兵”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但下岗后,沂蒙精神却成为支撑朱呈镕百折不挠去创业的最大动力。1998年,她先是抵押了房产换得5万元的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带领下岗失业职工创办了人力脚蹬三轮车运公司。后又在一次拜访红嫂回来的路上,买下了一位“老八路”2万多斤滞销山楂,为了不让山楂烂掉、浪费掉,朱呈镕经过数百次的实验,研究出夹心冰糖葫芦,取名“朱老大”。

  家里人都说朱呈镕是在“穷折腾”,但骨子里那股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劲儿让她决心要当“老大”,做出个名堂来,不叫人看不起,也让自己有能力去孝敬那些不畏艰难,踊跃支前的沂蒙老红嫂。

  后来,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朱老大”糖葫芦真的火了,生意越做越大,朱呈镕去探望老红嫂们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那时候,她只要一有空,就会跑去看望老红嫂们,给她们送吃的、送穿的,听她们讲诉当年拥军的经历。”在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的朱呈镕的爱人赵树明说。

  老红嫂们感天动地的故事在朱呈镕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让她决定,不仅要照顾老红军、老红嫂,还要沿着先辈开创的道路也去拥军。

  可新时期下如何拥军?朱呈镕左思右想,过去大娘们给战士们送吃的,现在生活好了,部队并不缺吃的。不过,一个新点子很快就闪现在朱呈镕的脑海里,“战士们离家去了部队,平时难得能吃上妈妈包的饺子,那我就包饺子送到部队给战士们吃吧。”

  就这样,朱呈镕开始了她的拥军路,并且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几年。当年,为了学会包饺子,朱呈镕曾四五次去东北找高人“求经”,但屡吃闭门羹,最后为了能顺利给部队送去饺子,她租来大货车从东北拉来5吨水饺回临沂,结果半途翻车了,最后在部队官兵的帮助下才把车掀了起来,这个经历也更加坚固了朱呈镕的拥军决心。

  多年过去了,朱呈镕已经先后走访慰问部队179次,行程13万多公里,送鞋垫3万多双,送水饺460多吨。

  现如今,朱老大品牌水饺已经成为临沂乃至山东地区家喻户晓的热销品牌,也被送到全国的多个部队,让战士们吃到了热腾腾的饺子。

  哪里最困难就到哪里去

  “只要看到我拖着行李箱出门,小区邻居就会问我,你又开始拥军去啦?”对于这样的打招呼方式,朱呈镕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眼下在临沂,许多人都知道,如果见不到朱老大的身影,那肯定是拥军去了。

  一般人拥军都是在建军节前后,在朱呈镕眼里,拥军没有前方和后方,也不分兵种和地域,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拥军日。

  过去十几年里,朱呈镕从“中国西口第一哨所”之称的阿拉山口边防哨所到西藏边陲,从非典一线到抗旱打井,从黑瞎子岛、鸭绿江畔、青藏高原到三沙市等等,她的拥军支前的足迹已经遍布大半个中国。朱呈镕说:“哪里最困难,我就到哪里去。”

  多年拥军路给朱呈镕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其中让她终身难忘的一次经历是2003年非典。当年,非典疫情发生后,朱呈镕从电视上看到北京小汤山医院有位女战士不幸感染了非典,牺牲时连一个盒饭都没有吃完,看完这则消息后,朱呈镕心疼地流下了眼泪。

  于是她立刻组织车辆,带着5000公斤水饺,连夜出发,送去北京小汤山医院。朱呈镕的队伍是唯一一家送食品的企业,原本担心食品会被拒收,但看到部队战士们都争相去“抢”饺子时,朱呈镕落泪了,她来对了。过后,一位首长紧握着朱呈镕的手,然后给她深深地敬了一个军礼。

  2008年,南方遭遇雪灾。朱呈镕在电视上看到年轻的士兵们抗击雪灾,双手和脸颊冻得通红的站在雪地里,她又一次坐不住了。公司员工竭力阻拦,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并且眼看着春节到了。但她仍然坚持连夜奔赴河南信阳,好让士兵们在除夕夜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经过800公里的行程,朱呈镕终于在大年三十下午4点到达了部队,给抗雪灾的士兵们送去了5吨水饺和60箱汤圆。很多士兵感动得热泪盈眶,亲切地称呼她:“兵妈妈”。

  可以说,哪里有人民子弟兵,哪里有军烈属、老红嫂,哪里就会有朱呈镕的身影。2014年4月,朱呈镕又乘坐补给船前往三沙市永兴岛。顶着四五米高的巨浪,经过17个小时的海上颠簸,朱呈镕不断呕吐、腹泻,这让陪在身边的老伴儿赵树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说起已经年过半百的爱人克服晕船带来的诸多身体不适,连续乘坐几十个小时的轮船,就为去看望驻守在祖国最前线的解放军战士几个小时。赵树明忍不住感叹:“这些年,老朱很不容易,但是没有办法,部队的孩子们需要她,孩子们也喜欢他们的兵妈妈。”

  拥军路给朱呈镕带来的许多感动,但也让她经历了不少磨难也吃了不少苦。曾有一次,她因脚伤需要立刻做手术,但因为此前答应要去拥军,朱呈镕便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暂时放弃手术前去东北拥军。但由于脚趾骨头断裂,疼痛已让朱呈镕浑身直打哆嗦,即便这样,朱呈镕仍然坚持第二天又乘坐6个小时的火车赶去鸭绿江。那是第一次让朱呈镕觉得,快要撑不下去了。

  “还有一次,为了去看边防战士,我掉入两米多深的雪窟,最后被哨所狼狗发现,才被士兵们从雪窟中给拉了上来。”现在再回想起那些无论多么惊险的场面,朱呈镕也都只是淡淡一笑。

  如此痴迷拥军究竟是为什么?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帮助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

  认下2000个兵儿子

  一年约有一半的时间在拥军,每年拿出企业净利润的30%用来拥军,军人去“朱老大”品牌旗下的饺子村吃饭都能打折,立功的战士还免费。但这些在朱呈镕眼里都算不得什么,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精神拥军。

  部队里许多年轻士兵都是80后、90后,他们当中多数是家中的独生子,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安心地在部队服役,这些年下来,每到一处,朱呈镕都将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传递到军营,做报告60余场。“我想让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朱呈镕说,拥军与做企业一样,也需要创新,不能生搬硬套。物质拥军是基础,精神拥军、文化拥军才是更深层次的拥军。

  曾在三沙市南海航空兵某场站,听了朱呈镕给战士们做的红嫂事迹报告后,一位叫王东的战士找到她,“朱妈妈,我从军十多年了,本来打算今年申请退役回家,听到您讲述的红嫂的故事感动了我,我决定留下一直坚守。”

  这样的小故事对于朱呈镕来说,已经多到数不清。迄今为止,朱呈镕已经被多个部队聘任为名誉政委,长期在部队开展弘扬沂蒙精神的教育,让80后、90后的年轻战士们了解和感受红嫂精神。

  其实,除了沂蒙新红嫂这个称呼外,朱呈镕还被士兵们亲切的称呼为“最美兵妈妈”。在朱呈镕看来,“妈妈式”拥军是最温暖的,只有当妈妈的人最懂得孩子需要什么,只有用妈妈的心才能温暖每一个战士。

  十几年下来,朱呈镕在部队认下了近2000名兵儿子。张晓峰是朱呈镕收的第一个“兵儿子”。2009年8月,朱呈镕到沈阳军区“鸭绿江畔好五连”慰问官兵,政委给她介绍了三、四岁就没有了父母的张晓峰。政委感叹,退伍了之后,一个孤儿,去哪里好?听了这句话,朱呈镕想了一下说:“要不就交给我吧,我做他的妈妈,给他安排工作,给他成个家……”话没说完张晓峰一头扑到朱呈镕怀里,跪在地上一边哭着一边叫了声“妈妈”。

  同样是朱呈镕“兵儿子”的还有沈阳军区某部一位名叫张广奇的战士。张广奇的父亲早亡,母亲在他入伍前5天也与世长辞。母亲临终前说,把儿子交给谁她都不放心,只有交给部队才安心,可验兵时张广奇年龄小了5个月,因为他母亲的那句话,这才破了格。来到部队后,张广奇表现突出,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坚强的小男孩身上还背着10多万元的债。

  朱呈镕在一次帮着张广奇洗衣服时,意外的发现装在他兜里的那本一条一条记录着欠款的本子,朱呈镕心里一酸,不能让孩子在部队呆的不安心啊,便毫不犹豫地帮张广奇还上了这笔巨款。已经在部队历练得十分刚强的张广奇在对着朱呈镕喊出一声:“妈妈”时,已经哭的像个孩子。

  虽然在做销售时积累的本领,可以让朱呈镕毫不费力地背下400多个电话号码,但2000多个兵儿子要想凭借记忆力来记住也相当困难。为了能把每一个“兵儿子”都能够记住,朱呈镕专门给她的每个兵儿子按照所在地区做了详细的分类。“如果兵儿子们打来电话,我不知道他是谁,我怎么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化解困难?”

  10多年拥军下来,朱呈镕俨然变成了一个“百事通”。她热心地帮助士兵们介绍对象开办相亲会,耐心地为遇到郁结难舒的战士化解苦闷,频繁地为困难士兵病难家属送去慰问物品和慰问金,她还给设施较差的部队送去电视、空调,为退伍的伤残军人订报纸,为条件艰苦的边防送去小太阳能发电等等。

  心细的朱呈镕坚持自己走到每一个部队,她说:“让别人去,我也不放心,只要我自己去,我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解决。”

  拥军永远不退休

  十几年如一日的痴迷拥军,朱呈镕说,“我从来没有休息过周末”。不仅如此,每年春节合家团圆时,朱呈镕一家都是“兵分四路”。她自己每年都去部队陪同战士们一起过年三十;丈夫赵树明回老家陪同80多岁年迈的父母尽孝道;儿子替她去公司值班;儿媳妇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自己的小家简单地过个年,只有到大年初三一家人才能团聚在一起。

  “8年了,老朱没有在家过上一个春节。”说起妻子的拥军故事,赵树明既自豪也心疼。自豪的是,妻子一辈子都在做好事,无时无刻把拥军放在首位。心疼的是,年过半百的爱人时常不仅要顶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到长白山哨所,还要顶着四五米高的巨浪连续乘坐几十个小时的轮船去南沙群岛,吐到最后连看一眼风景的力气都没有。

  从不理解到贴身相伴,如今赵树明已经是朱呈镕拥军路上最大的精神支柱。近些年的拥军路上,尤其是偏远疾苦的地区拥军行,他都会默默地陪在朱呈镕的身边。

  在朱呈镕眼里,拥军并不只是在一味的付出,其实也在获得。她把从部队学来的军事化先进的管理经验带到了企业管理中,把部队的严格化融入到对食品安全的管控中。朱老大食品加工厂副厂长赵秀红告诉记者:“朱妈妈经常对我们强调,包的是良心、卖的是品质,做出来的饺子一定得是我们自己能吃的饺子。”

  朱呈镕不但自己拥军,还动员身边的家人、朋友、员工、企业家一起拥军。自己的女儿、侄子、外甥,全部都送到部队接受锻炼。为了带动她身边的企业家一起投身拥军事业,她还凑集资金28万元组织成立了拥军协会。如今,参加拥军优属协会的已经达到200多人。朱呈镕说,“一人拥军红一点,人人拥军红一片。”

  不少熟悉朱呈镕的人都被她的红嫂精神感染,也都自告奋勇要求跟着她一起去拥军。现任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许吉祥就是其中一例。

  许吉祥本是朱老大水饺在临沂地区最大代理商之一,每年都有200万元的收入,但为了支持朱呈镕拥军,他找到朱呈镕,表示一分钱工资不要去朱老大企业上班,跟着她一起学做人、学做事,也帮她分担一些企业里的事情,给她腾出多一点时间去拥军。

  朱呈镕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别人叫我兵姐姐,现在我是他们的兵妈妈,将来我是他们的兵奶奶。“拥军永远不下岗,拥军永远不退休。我希望我能活到80岁,到了80岁我还要像现在这样,一直去拥军。”这是朱呈镕的目标,也是她的心愿。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