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周与新常态
- 发布时间:2014-11-14 00:32:2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之前的若干年,我们总是寄希望于设计师的商业化前景,我们期待着优秀设计师能够一边做衣服、一边卖衣服,即设计得好又销售得好。
渐渐地,我们的思维模式开始变了。那是因为我们知道了时尚基金、知道了投资集团,也知道了专业买手……如此商业运作带来的效应是再聪明的设计师仅凭单打独斗都无法比拟的。
一旦有了这样的渠道,就意味着不用再去逼着我们的设计师搞“跨界”了,更意味着它是一场双赢的碰撞。
中国国际时装周走到今天已经是第17个年头,本届时装周上“DHUB设计汇”的出现,便是中国国际时装周这个流行T台的首次商业化尝试,让设计师与邀约而来的买手机构直接对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DHUB设计汇”,这种新商贸形态的平台让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功能进一步延伸,特别是当当网的介入又使独立设计师的作品从线下走向线上、从小众走向大众。据统计,在“DHUB设计汇”亮相的4天中,专业观众已达8300多人次。
产业与市场的结合是多层次的,设计师实现商业价值的平台更是内涵丰富。尽管我们不用再给设计师的商业化运作施压,但我们依然希望设计师的作品不要为设计而设计,不要忽视了实用价值。我们始终坚持“设计作品不仅要有观赏性,能在门店销售,重要的是可以穿到街上,有人赞赏。”此次“DHUB设计汇”帮助时装周实现了设计师的商业的这种商业价值,这算是一个很“实际”的创举。
衣服一定是用来穿的,去观看、去欣赏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应该体现在服装的实际功能上——穿着功能。“DHUB设计汇”让设计师的作品在走近专业买手的同时,也拉近了设计师与观众或者说消费者的距离,促进服装设计的日常化,避免了设计师过分注重表演所呈现的艺术享受。它的实际意义就是让设计师的作品更实用、更好穿。
中国国际时装周开始“接地气”了,这是一种新常态的回归。我们注意到,此次“DHUB设计汇”共有67家机构参加,涉及123位设计师及近百位院校设计新秀。其中,国内及港澳台设计师有91位,国外设计师32位。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商业化”进程,产业上下游的对接、设计与市场的对接正在走向前台。
中国国际时装周在悄悄地改变。除了模式的推陈出新,这改变还包括业界及国内外的认知度。据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的统计数据,本届参加发布的中外品牌和机构达89家,同比增长33%。参加发布的内地及香港地区的品牌和机构有68家,分别来自北京、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新疆、香港、江苏、山东、河北、湖北、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地区,覆盖了从东部发达地区到西北快速发展的区域,体现了国内时尚产业发展的活力。与此同时,国外品牌和机构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参与热情,有来自意大利、丹麦、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的20家品牌和机构竞相亮相中国国际时装周。
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蒸蒸日上,带来的是国内各个省市时装周的百花齐放。目前,大凡在近一两年扯起时装周大旗的就有近十个地区,许多地方的服博会也纷纷喊出会展功能转型的口号,将“时装周”高高托起。
我们真的需要如此多的时装周吗?我们的时装周在“百花齐放”上是否也该回归一下新常态。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