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网络消费背后的浪费:去年“双十一”买的零食还没吃完
- 发布时间:2014-11-11 22:39:3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网事:“去年‘双十一’买的零食还没吃完”——透视网络消费背后的浪费
新华网北京11月11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叶婧 郭雅茹)在“双十一”网购大战中,杭州市民沈小丹收获颇丰,这几天她都将忙于收快递、拆包裹,而去年“双十一”剩下的几包坚果,则被丢在了垃圾桶里。
“去年‘双十一’促销,买了一堆坚果放在办公室,想着和同事一起吃很快能消灭,没想到最后都过期了也没吃完,都浪费了。”沈小丹说。
沈小丹的经历在当代中国许多网购者的身上都曾“上演”,面对各大电商持续多年的“双十一”促销活动,越来越多的网友摩拳擦掌加入购物狂欢。天猫官方微博上的数据显示,2013年“双十一”,交易额突破10亿元耗时6分07秒,而今年仅耗时3分钟,并在13时31分以362亿元的交易额超过上年交易总额。
然而,在繁荣的消费狂欢背后,非理性购物、包装运输、以次充好等行为正在形成网购浪费,为资源浪费披上了省钱实惠的“外衣”。
“网购次数多了,总会买到不合适、不喜欢的商品,要么送人,要么闲置,要么扔掉。”在甘肃从事银行工作的郝阳告诉记者,自己月均网络消费约5000元,其中有近三成难以满意,囿于退货还要搭上往返邮费,这些“不满意”的商品就成了“废品”。
除了像郝阳这样因为非理性购物造成浪费,记者采访了解到,以“双十一”为代表的网购热潮使快递包裹正在成为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帮凶”。
在北京市民王倩的家里,记者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快递箱堆放在进门的角落里,箱子里还有大量的气泡布。“我常常拆一个包裹就要花5分钟。”王倩说,由于网络销售行为日趋规范,许多网店会定制特色的包装箱,并在箱内填充大量塑料泡沫袋,此举在减少长途运输给商品带来损耗的同时,也增加了包装上的浪费。
长期关注网购浪费情况的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记者,一单快递包装成本多在3元至8元之间,如果只是把它们当一次性物品利用,将造成大量浪费。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截至10月20日,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累计业务量已突破100亿件“节点”,预计,今年“双11”期间全国快件业务量将超过5亿件。“按去年快递总量90亿件测算,仅包装费用就达到10亿元以上。”任浩宁说。
此外,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网络消费中长期存在的部分商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也在浪费社会资源。“双十一”前夕,质检总局从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企业,抽取了359家企业生产的502批次电子商务产品进行检验,268家企业生产的371批次产品合格,抽查合格率为73.9%。
“网购商品从制作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消耗人力、物力等资源,但一些不合格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销售,既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又造成了资源浪费。”王忠武说。
针对蓬勃的网络消费带来的浪费,受访专家认为,应通过探索快递包装回收机制、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等方式,引导网络消费持续、健康发展。
任浩宁认为,前六家规模上百亿的物流企业市场占比近80%,集中度较高,建议龙头企业对包装用纸、包装费用占比、包装参数等各项数据制定统一标准并进行推广,以此带动整个行业尽可能形成规范,有利于探索快递包装回收机制。
而王忠武认为,要避免以“双十一”为代表的网购狂欢带来大量非理性消费,应加强自我控制力,在冲动购物之前,反复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提醒自己支付的数额,并应养成记账的习惯。
在保障网购商品质量方面,质检总局已经启动了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将解决一批影响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的突出问题,力争到2016年底,使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反对浪费,从长远来讲,是为了支持更大范围、更优质的消费。”王忠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