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让创新发展来得更猛烈些

  • 发布时间:2014-11-06 09:29:2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从10月8日以来推出的"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系列报道日前已全部刊出。这组报道从中小企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创新意识、技术创新资金、技术创新外部环境、技术创新路径、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能力等层面,通过对话企业家与专家学者,解析了技术创新中的种种话题。

  通过这组报道,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目前,中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而民营经济又在其中占据重要席位。如何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环境、释放其创新能力,企业自身又如何克服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难题,寻求企业转型升级的最优方案,应该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如果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路上将会走得异常艰苦。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表示,政府近年来颁布了多项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然而在立法保证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具体。

  事实上,各级政府出台的许多政策都存在宣传落实不够、不接地气、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同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既得利益的掣肘,一些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存有偏见,比如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的立项难、审批难、用地难等问题。此外,市场监管不到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严重破坏了企业创新环境。

  可见,公平的环境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而企业自身的风险意识也同样重要。1999年,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的王峻涛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在线销售软件和图书的B2C网站"8848",被誉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头羊。仅过了一年,先驱即成了"先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是创业者不愿创新惧怕创新的重要原因。

  浙江联众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苗涛在谈到创新风险时说,技术创新风险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果创新技术过于超前,难度高、周期长、变数大,就容易变成"创新陷阱";如果创新技术依赖复杂的配套技术支撑,就容易变成梦想和空想;如果创新技术只能在高度理想实验室条件下应用,就容易变成好看不中用甚至有害的摆设。这些风险是所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因此,创新时机的把握非常关键。"可以通过用户试点反复验证,市场成熟度达到0.618(黄金分割点)就可以考虑介入。"苗涛解释说。

  有效规避风险,这就要求企业负责人能够充分了解和研究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动态。此外还要注重并充分发挥专利信息检索技术在专利审查、专利侵权预警、专利规避等方面的作用。

  盘活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之一。然而,民企员工在户口、社保、住房等方面受到的诸多不公待遇,导致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难招难留。

  对于这样的偏见,诚迈科技CEO王继平持不同意见:"小公司规模小人员少,但去了就发挥作用,很快就能显露头角。当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时候,早期加入的人才,就可能化身为公司管理层。"

  对于如何留住人才,王继平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公司核心的员工都会有股份,他们的薪资待遇也处于行业内中上水平,此外,公司还为员工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如此看来,员工福利、成长空间、开放的工作环境是人才关注的几个核心因素。

  科技成果是创新的另一大要素。一个企业的技术源泉有多种,其中来自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是中小企业需要依托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依托产学研路径并非"直接拿来"这么简单。

  在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升益看来,高校和研究机构很多立项都是缘于个人的爱好,或者盲目地跟踪国外的研究而进行。真正根据市场需求、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而研究的并不多。"有些成果经不住创新体系的推敲和实践,更别提产业化了,越到后面越难。"秦升益说。

  秦升益强调,审视一项科技成果,企业负责人的眼光至关重要,创业者对科研要有深入的了解。可见,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上,企业要以市场和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学会判断一项研究成果在立意、试验和产业化等方面的预期效果,同时也要立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的第三大要素,也是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痼疾,便是资金。江苏邦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毅征就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我们接触过的一家商业银行,他们针对中小科技企业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提高利率把风险均摊了,利率达到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了。此外,这家银行在信用贷款方面虽不需要有房有车来抵押,但需要按房、车置算,再加上企业流水、利润来进行评估,按照评估贷款,上限50万元。符合银行流水的,一般实际最多能贷20万-30万元,但这对中小企业只是杯水车薪。"

  事实上,由于体制原因,一些政府扶持资金申报条件高、手续繁杂,多数中小微企业难以享受;能够有效支持企业创新的风投还处于成长期,而私募股权基金多以即将上市的公司为投资目标,导致具有创新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很难获得支持。

  因此,企业不妨可以改变一下固守个人股权的观念,通过让渡部分股权换取风险投资的支持;灵活运用股权质押、专利质押、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融资,突破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瓶颈。

  选择好创新模式与路径

  有了各种创新要素,如何选择一种能够持续产生效益的创新模式和路径就显得至关重要。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学海认为,技术创新首先应该是原创型的企业家创新,这种创新模式一般容易出现在小企业;企业发展大了以后,自身形成一套完备规范的创新机制,就有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至于选择什么模式,每个企业都要了解自己的资源和优势。"中小企业不一定要覆盖全产业链,但是一定要在某个方面做得很强,不仅仅因为这样你会很有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了梧桐树自然引来金凤凰。"王学海说。

  而在东宝生物副董事长刘芳看来,积极实现科研合作的国际化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径选择。201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搭桥下,东宝生物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开展产品研发,深度研究胶原蛋白功能。后来,通过中科院理化所的关系,又与澳洲迪肯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投入资金与其共同开发明胶深加工技术。该生产技术在国际上颇具领先性,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不难发现,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创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不二法门。正确定位、保持开放、协同创新、机制引导都是形成良好创新模式的关键,使企业能够从创新投入中取得创新收益。除了聚焦专业领域实现自主创新,企业还可以在销售国外产品和提供售后服务过程中,学习了解先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也可以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还可以学习吸收先进生产工艺并对关键部件进行改造,靠提升性能或者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此外,运用网络新技术助推创新也是一个新趋势。比如依托大数据和网络提供按需服务,在满足用户快速变化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设备和运营成本;利用互联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业务的快速发展等。

  大力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民营企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何加强"内功"紧跟时代潮流,是摆在民企面前的一道课题。哈尔滨东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张忠凯认为,国内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是偏弱的,甚至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技术创新能力。有的企业创始人是技术型出身,懂技术但是管理能力欠缺,对于这类企业而言,管理技术的创新应该放在首位。相比,管理人员出身的创业者,可能更应该把生产技术放在第一位。

  然而,一些中小微企业缺乏对技术创新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依赖原有发展路径,认为技术创新与自身关系不大,小富即安的现象比较普遍;还有一些企业即使萌发创新的想法,但由于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创新。所以,想要企业有长久发展,就要求企业负责人时刻保持富有创新意识。

  四川华南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陈波便是一个已过不惑之年,但学习劲头依然不减的人,特别是对信息化带来的市场机遇非常敏感。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之下,华南信息产业公司不仅完成了一次次技术突破,而且陈波有了更远大的规划--今年5月,他牵头成立四川川联小微企业协会,希望携手四川400多家小微企业,一起构建更加巨大的免费信息化产业平台。"国内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太少,创新意识没有实际保障,不敢创新。怎么办?中小企业必须有抱团发展的创新意识,而且必须建立信息化平台,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共抗风险。"陈波说。

  由此可见,自觉增强创新意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非常重要。企业要想转型升级,就需要把创新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把握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政策规定,特别是与行业相关、与企业实际需要有关的优惠政策,用好用足政策,指导创新、服务创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