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对话王文彪:用互联网思维发展库布其治沙模式

  • 发布时间:2014-11-03 14:41: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魏博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我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沙漠有绿洲,让更多的沙漠有生活,而且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生活。企业的战略应该围绕生态环境修复来发展可持续的产业,既可以造福于老百姓,造福于社会,同时能够真正让企业基业长青。” ——王文彪

  

  大漠绿洲——库布其沙漠新颜

  人物档案

  “沙漠王子”、当代治沙“愚公”、全球治沙领导者、全国绿化工作劳动模范……提到王文彪,总会有很多光环围绕着他。这位执着的治沙企业家,二十多年来与沙漠进行着不屈的抗争,他带领着亿利人同杭锦旗十多万父老,戮力同心,在库布其沙漠投资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穿越大漠腹地的生命通道“穿沙公路”;他和他的团队在漫天黄沙中艰辛播绿,绿化沙漠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控制沙化面积11000平方公里,创造了人进沙退、荒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他锲而不舍地实践着沙产业理论,探索出了一条“治沙、生态、民生、经济”的平衡驱动可持续发展之路,富了一方百姓,打造了一张国际治沙的“中国名片”——库布其模式。2014年9月,他作为召集人,联合其他七位商界精英发起的首届生态文明企业家年会,倡导做生态文明的主人,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库布其……

  行进在库布其“穿沙公路”上,放眼望去,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已经很难见到大片的明沙,经过多年不懈的治理,过去的流动沙丘已经被绿茵茵的植被覆盖。湛蓝的天空不时有鸟儿飞过,金秋阳光下星星点点的羊群,五彩斑斓的沙生植物,为茫茫大漠增添了无限生机。此次库布其沙漠之旅,记者采访了沙漠“绿色行动”的捍卫者、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领略了这位“沙漠王子”的睿智。

  库布其绿色之路,技术创新是“内核”

  “沙漠对于你和我都一样,既熟悉又陌生,被称为‘死亡之海’,不毛之地,一个没有生命的地方。如何让沙漠有生命?关键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用价值观取向来推动技术创新。从过去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棵树,到现在的绿色之城,库布其沙漠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增加,主要靠的就是技术创新。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核心是找到了一条路,让我们活下来的路,让绿色可持续的路。”王文彪意味深长地说。

  几十年如一日的绿色行动,不仅考验着治沙者的毅力,更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从修建第一条穿沙公路开始,王文彪便带领着亿利人与沙漠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殊死搏斗。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办法,在流沙滚滚的沙漠植树种草绝非易事,没有树木的遮挡、绿草的保护,建好的穿沙公路数次被风沙掩埋;辛辛苦苦种下的树苗长势正好,狂风骤起,瞬间被连根拔起。经过长期摸索,亿利人采用“网格固沙”法,沿路种植沙柳、沙枣、杨树、沙棘、甘草等沙生植物,在公路两侧形成了3公里~5公里宽的绿色长廊,有效保护了沙漠公路,之后,多条穿沙公路纵横交错,把广袤的沙漠科学切割,化整为零,分而治之。

  从2010年开始,一项被称为“气流种植法”的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沙漠绿化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方法免去了先要固沙的套路,在沙地上直接用铁管打个1.2米深的孔,然后将孔内注满水,将已经长成的树苗直接插进孔内即可,植一棵沙柳两个人用10秒钟就可以完成,树木存活率可以达到85%以上,而且固沙绿植兼顾。

  “到今天,教科书上也没有治理沙漠的这一套理论和方法或模式。例如,如何让在沙漠中生长的药材甘草睡着生长而不是站着生长?树苗种在沙丘的迎风面还是背风面?……这些问题都需要在长期实践中摸索经验。”王文彪说。

  多年来,亿利人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把这座沙漠当做有价值的资源,通过“防沙治沙、生态修复、产业开发、改良土壤”的形式治理,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库布其治沙模式。来到亿利资源集团的种质资源库——库布其沙漠的绿色试验田,记者不禁为库布其深处的这座绚丽多彩的“沙漠花园”而惊叹。经过26年的努力,亿利资源集团培育驯化出了200多种耐寒旱优质林、草、药材种质资源,并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营销沙漠特色生态产品。这不仅提高了库布其沙漠的绿化效率和规模,提升了生态经济的绿色价值,而且为西部类似条件的荒漠地区创造了绿色生命种源。

  发展库布其模式,互联网思维是“主线”

  库布其沙漠控制面积相当于天津市总面积,近年来,北京的沙尘暴越来越少,得益于库布其20多年的治沙。王文彪认为,库布其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让生态、经济、民生可持续发展。第二,把生态修复和修复土壤与产业结合起来;第三,库布其是个平台,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治理。他表示,亿利资源集团毕竟是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库布其模式就是靠的互联网思维,靠这个平台的机制,号召社会组织、当地老百姓、相关投资者以及政府的共同支持。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就是通过一个全球沙漠技术网来汇集全世界的智慧,以色列、日本、韩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的专家共同探讨库布其沙漠以及世界其它沙漠该怎么治理。这就是互联网平台发展机制,最近亿利集团要推出一种互联网模式的沙漠“绿土地计划”,通过“公益+生意”的计划,用互联网思维去发展库布其模式,扩大影响力,携手共同发展。

  “互联网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是思维问题,互联网思维可贵之处是平台经济。用互联网集聚国家的力量,企业的力量,特别是企业商业的力量来共同推进我们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仅靠政府的拨款治理沙漠、治理黄河等;应该倡导商业行为和公益行为相结合,在整个生态文明的平台上发挥作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高效率。”王文彪表示。

  库布其模式是立体经济,GDP与GEP是“双轨”

  对于如何把握企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这个经常困扰企业的问题,王文彪有着独特的见解,“把生态当生意做,把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当成一种商业去做,这样就能做到可持续。企业如果做公益不赚钱,一定是不可持续的,治理沙漠目前已经不再完全是公益事业,但一定是按照商业的智慧和用生意的理念来发展的生态经济。”

  目前,库布其治沙方式首先是修复沙漠中被破坏的生态,建立起基本生态平衡;接着通过修复沙漠生态来修复土壤,通过特别选定的耐寒、耐旱、耐盐碱药材植物让沙子变成土壤;第三步就是水到渠成的将恢复的生态与产业结合起来,让不毛之地的沙漠创造出经济价值来。王文彪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立体经济”。这种“立体经济”生生不息,解决了治沙“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问题。

  王文彪认为,继互联网产业之后的中国经济新浪潮应该是“生态环境经济”,也包括“生态健康经济”。因此,“生态环境经济”既是民营企业的重大使命、责任和担当,也是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味追求GDP,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导致中国环境目前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2013年2月25日,中国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机制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实施。“库布其是GEP的第一块实验田,GEP是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实践,也是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执政理念的重要创新,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重要战略创新。我们不仅要GDP,更要GEP。所以企业要把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做到‘金山’、‘青山’的双丰收。” 王文彪坚定地说。

  

  沙漠生态园

  中国的生态生意,国际治沙的“中国名片”

  经过亿利资源和很多合作伙伴20多年的努力,通过生态生意行动的坚持、坚守,库布其大漠长出了绿色、长出了生机、长出了生活、长出了财富,出现了一座沙漠绿洲的奇迹,出现了让外界难以置信的生态绿洲经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秘书长莫妮卡巴布在考察亿利资源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成果时表示,全球难以找到库布其这样的奇迹。

  中国库布其这种“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发展的生态治沙实践对于非洲、蒙古国等沙化严重的国家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 2014年4月22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中国亿利资源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模式是可以复制、借鉴的,但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地域的影响,要进行技术创新。沙漠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地球与生俱来的,比如腾格里沙漠,那么它就是自然的,是不可以治理的。还有一种是后天形成的,是人为破坏造成的,比如库布其沙漠,是可以治理的。”

  “目前国际上有部分批评中国生态问题的声音,他们并不清楚经过几十年的巨大努力,中国沙漠治理的效果很好。中国的生态生意‘走出去’很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欢迎的,也可能造就中国最好的品牌。”王文彪满怀信心地说。

  中国的企业一直在寻找“走出去”的可行之路,王文彪提到,过去“走出去”,一是为了一种影响力,二是投资的布局,更重要的是站在更好的制高点使自己的企业国际化。他强调,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要知道中国企业的优势是什么,国家社会经济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这应该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应把握的重点。既赚了钱,又做好事做善事,中国的生态生意如果能‘走出去’,能够真正实现强国。我们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国家名片,既能传播我们经济的声音,又能传播国家的形象。”

  记者手记

  26年前,王文彪意气风发,来到库布其沙漠,带领着一支团队,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26年后,大漠换新颜,昔日的“死亡之海”,如今一片生机盎然;曾经风华正茂的年轻干部,已是深邃睿智的企业家。王文彪带领的那支团队,也从一个沙漠小盐场,发展成为市值千亿元的现代企业。

  26年,几十年如一日的“绿色行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风沙吹老了岁月,未曾磨灭他的治沙激情。当王文彪谈及他的梦想时,记者从这位饱经沧桑、儒雅自信的企业家身上看到了一种对生活、对沙漠的热情。“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他希望更多的沙漠有绿洲,更多的沙漠有生活,“我29岁来到这片沙漠,带领团队修路种树,至死不渝。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挑战是人言可畏。只要认为梦想是正确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但战略一定要正确,否则越坚持越背道而驰。沙漠的梦想实现了,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文/魏博)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