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明珠的绿色转型
- 发布时间:2014-10-31 03:32:1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焦宏吴晓燕鲁明见习记者李慧斌
公元609年,隋炀帝带着一支浩荡的銮舆队开进河西走廊,登张掖焉支山,参禅天地,会见西域27国使臣,举行了一个旨在开通丝路、繁荣经济、加强与西域贸易的“万国博览会”。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经济贸易博览会。事实上,从张骞出使西域起,丝绸之路的贸易交流由来已久,而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商贾重镇,张掖曾一度万商云集,被誉为“世博会”雏形。然而,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中国经济惯性发展的张掖,整体落伍于时代,‘金张掖’的金冠渐渐失色。”
1400年后的今天,凝结了厚重历史文化的丝路明珠张掖,再度吸引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访客——参加2014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绿色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的代表们由衷地赞叹,沙漠绿洲中的古城,不只有“半城芦苇、半城塔影”自然历史风貌,而且有美丽富饶的生态经济,绿色农业、有机农产品、生态旅游、户外休闲让人驻足忘返。
“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张掖市长黄泽元说。近年来,张掖立足“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发展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个发展重点,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崛起之路,并成功走出了转型发展的拐点。如今,背负沉重历史文化名城包袱的“金张掖”又重新崛起,焕发闪闪金光。
生态是张掖最大的特色。独特的生态环境、生态产品不仅是可持续的消费品,也是张掖的优势所在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多年来,这里也是一个农业比重高、经济总量小、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处于“站在张掖看张掖,年年都有新进步;站在全省看张掖,压力在增加;站在全国看张掖,差距在拉大”的状态。
面对困境和尴尬,张掖一直在探寻转型发展出路。“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主攻方向。”黄泽元说,“当时,这样的抉择是在对张掖的历史、现状、未来进行深度审视和考量后作出的。”
张掖位于黑河中游洪积扇上,河床宽浅,坡度平缓,地势平坦,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是一块农牧咸宜的膏腴之地,其农耕条件优越,灌溉便利,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且特色浓厚,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西菜东运基地。
虽然张掖传统农业比较发达,但工业“短腿”。作为工业弱市,张掖没有按“常规”去突破工业,把工业化与城镇化捆绑在一起,提升经济总量,因为“多年来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地处西北内地的张掖发展工业明显缺乏优势和竞争力,还很可能出现工业发展不起来,城市的生态特色又丧失了的情况。”尽管如此,人们发现,张掖虽然处于“劣势”,但“劣势”中蕴藏着潜力,那就是张掖拥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生态和区位优势。
黄泽元认为,农业条件好、工业“短腿”,且由于水资源的有限和相对恒定,导致生态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矛盾突出,正好为张掖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绿色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
张掖是一个典型的戈壁绿洲城市,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中部黑河湿地、北部荒漠三大生态系统在张掖境内交错衔接,市域面积有一半以上属祁连山水源涵养区,近一半与黑河湿地相连,雪峰冰川、森林草原、戈壁沙漠、丹霞丘陵、湖泊湿地、绿洲沃土等地貌在全市相间分布,形成了其生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但是由于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张掖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较差,生态又极为脆弱。
生态是张掖最大的特色。独特的生态环境、生态产品不仅是可持续的消费品,也是张掖的优势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张掖的生态安全与否,不仅是事关张掖绿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于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巩固国防、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张掖决定把生态建设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发展生态经济,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既是我们顺应时代要求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主观上应对绿洲生态脆弱性的战略举措。”黄泽元说,“从大的自然生态系统环境看,如果张掖北部的沙漠南侵,或者南部的冰川保不住,丝绸之路都将被截断甚至消失。”古丝绸之路由长安出发,到陇右分为北、中、南三道,三条路线在张掖汇合,由此向西延伸。居中四向的张掖自古以来不仅是中原通向西域的唯一通道,也是中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
张掖历史文化厚重,有彰显文化特色之底蕴;农业条件好,有做大现代农业之基础;生态环境特殊,有建设特色生态城市之优势。基于对张掖特色的深入分析,张掖市领导班子认为,发展生态经济是张掖转型发展的核心,张掖必须重新发掘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通过创新把宜居宜游作为全市的首位产业,并以此基点,带动服务经济率先发展。
生态环境的好转,为张掖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产生了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
立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成了张掖的核心抉择。作为由黑河孕育的沙漠戈壁绿洲,人们很清楚“有水便是绿洲、无水即是沙漠”。因此,张掖把保护水资源和湿地放在了首位。
在绿洲生态的保护上,张掖深入研究了绿洲生态的特点,提出要协调好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的关系,注意科学保护,一旦把人工绿洲做大,天然绿洲就会受到侵蚀,而没有了天然绿洲,人工绿洲也很难存在。近几年,张掖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全市316万亩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011年4月建立了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工农业生产耗水大幅下降,四年累计为黑河下游调水140亿立方米以上,为黑河全流域生态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处在自然生态景观线和丝绸之路文明线交汇点上的张掖,将黑河两岸的沼泽滩涂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把过去荒芜的丹霞地貌进一步开发形成了国家丹霞地质公园,将城边的沙漠建成了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国际沙漠体育公园和国际赛车城。
“原来,这里是一个污水沟、垃圾场,现在变成了风景秀美的湿地公园,不仅成了县城居民的休闲场所,而且成了旅游度假的地方。”站在张掖市高台县北郊的黑河大桥上,当地居民王文喜说,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桥附近区域到处是企业排放的污水和大量的生活垃圾,长期污秽不堪,环境很差。现在,周边区域成了湿地公园,万亩水面芦苇摇曳,景色美不胜收,明镜似的湖面上,不时有一群群鸟儿自由地飞翔着。
记者了解到,从2009开始,高台县立足“一山一水一湿地”的自然禀赋,紧紧抓住张掖建设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遇,启动实施了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建设项目,重新加固、维修黑河大桥,在城郊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并通过节能减排专项整治,永久关停了黑河岸边超标排污的纸业公司。高台县湿地保护局局长王志义告诉记者,如今,高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面积达2.06万亩,其中湿地面积1.92万亩,既有河桥景观、湿地景观,又有野生水禽保护区,并涵盖了内陆滩涂、人工湿地、河流湿地、草本沼泽、灌丛湿地、内陆盐沼等8个生态类型,有湿地植物385种、动物1102种,其中大天鹅、黑鹳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此外,依托湿地公园,高台还建成了跑马场、汽车自驾营、帐篷营、烧烤营、度假别墅、商务会馆及景观石、观鸟亭等旅游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购、游、乐、娱于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
高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只是张掖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宜居宜游首位产业的一个剪影。
除此之外,从2011年开始,张掖还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使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2012年,张掖将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市创建工作紧密结合,颁布实施《张掖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1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生态乡镇47个,省级生态村21个,市级生态乡镇51个,市级生态村136个。
生态环境的好转,也为张掖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张掖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
张掖拥有良好的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条件,是全国得天独厚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域和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为农民可持续增收创造渠道。为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大市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2013年10月,张掖启动了建设农产品安全大市,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与提高农民收入相生相伴的增收体系,确立了“一严格、五禁止”措施:严格落实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禁用清单”,严禁任何企业和个人在张掖落地从事繁育、销售和使用转基因种子的经营活动,严禁使用违禁肥料和农药,严禁使用违禁饲料、兽药和添加剂,严禁使用违禁食品添加剂,严禁超标准使用农业投入品;实施了绿色农业宣传引导、农业标准化生产监管、质量安全认证和品牌建设、绿色有机农产品营销等6大行动。
按照规划,张掖市域都属于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早在2010年,张掖市就在甘州区以“绿洲农科、生态文明”为主题,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要求,起步建设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包括农业试验示范、节水标准化生产示范、生态农业试验示范3大板块。张掖市农业局副局长王勇说,力争在3~5年内,把示范区建成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的集散地,国内外农业科学家从事农业试验示范的新基地,特色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实训基地,从而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促成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于现代农业建设,引领张掖现代农业新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张掖生态农业的跨越发展。
好的生态环境,造就无污染、绿色有机农产品,正在成为张掖叫响市场的一张无形品牌
“生态农业是张掖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态如果得到很好地维护,那么,空气洁净了,水质有保证,土壤又没有污染,这等于为农业生产打造了一片‘净土’,为张掖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黄泽元说,张掖发展生态农业,一方面把握了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还可以利用科技支撑,使农业发展步入“生态越好—农产品质量越优—农业综合效益越高”的良性循环。
“生态和农业已经成为张掖最大的特色之一。”王勇认为,好的生态环境,造就农产品无污染、绿色有机的特点,正在成为张掖农产品叫响市场的一张无形品牌。
在高台县,当地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推进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加大蔬菜“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普及推广应用无公害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总结推广配套栽培模式,建设蔬菜标准园等措施,推动了蔬菜产业健康发展。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3.7万亩,生产的蔬菜共有20多个系列、80多个品种,预计可年产蔬菜50万吨,实现产值5.92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兰州等省内各大市场和河北、陕西、浙江、广东、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区。高台县南华镇信号村的菜农桑慧英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我们这里环境好,种菜大部分都施用农家肥,尽量不用农药,菜都无公害、绿色、健康,卖到了全国各地。”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位于临泽县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繁育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病虫害少且产出量高,是“天然的玉米种子繁育场”,已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最佳的种子繁育核心区域。临泽县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雄伟说,多年来,临泽生产的优质玉米种子占到了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量的13%,这为促进全国玉米种业良性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张掖每年玉米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产秸秆近200万吨以上,加上3819万亩草原和60万亩人工饲草地,年产饲草料350万吨,形成了全国唯一相对集中的饲草料基地。初步构建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畜牧业格局和“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雏形,以牛羊为主的现代畜牧业正支撑着张掖这个传统农业大市逐步崛起。张掖市畜牧兽医局科技信息科科长辛世崑说,近年来,张掖逐年扩大苜蓿种植面积,形成了以苜蓿和高产优质牧草为主的饲草料生产体系,同时,围绕秸秆饲料化利用,年生产青贮饲料136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50%以上,探索形成了“玉米制种—畜禽养殖—沼气发电—沼渣沼液还田”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目前,全市新建各类畜禽养殖场(小区)190个,畜禽饲养总量和出栏量分别达到1461.68万头(只)和538.85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6.2万吨。
生态农业的发展也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今年上半年,张掖预计可实现农业增加值24.2亿元左右,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50元左右,增幅达14.5%。而2010~2013年,张掖市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甘肃全省0.7和0.6个百分点。
“经过几年的努力,张掖已经渡过了转型发展的阵痛期。”黄泽元说,目前,张掖发展生态经济的成效已开始初步显现。
数据显示,张掖立足发展生态经济,2008~2013年,其森林覆盖率由9.17%增长到了13.04%,湿地面积从21.04万公顷增加到了25.34万公顷,湖泊面积由644万公顷增加到了1050公顷。与此同时,其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形成了服务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近几年,到张掖旅游的游客已突破7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
11.6%。
2013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张掖被划为资源再生型城市;张掖市进入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行列。2013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而张掖作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的核心区域、河西走廊的生态安全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黄泽元说,今年年初,围绕甘肃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战略布局,张掖将通过大景区、大互市、大运动场、大博物馆建设,把张掖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宜居宜游宜业城市。同时,借助张掖自身“通道”优势,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中心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中心带动作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