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储蓄是沪市民最爱理财方式说起

  • 发布时间:2014-10-29 11:10: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公布的《2014上海市民理财认知及其行为调查报告》显示,银行储蓄是上海市民的最爱的理财方式。

  报告显示,除了银行储蓄(78.3%),比例最高的依次是银行理财产品(41.5%)、股票(41.0%)、信用卡(33.6%)、保险(32.3%)、基金(26.3%)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比如余额宝、P2P等(23.0%)。

  俗话说,人不理财,财不理你。随着老百姓对于理财越来越关注,各大金融机构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然而,从此次调查来看,老百姓对于银行储蓄还是情有独钟,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金融机构过度包装理财产品,导致了人们对于市场的不信任。

  翻开近年来各大媒体对于理财产品的诟病,无论是夸大收益宣传,还是让保险产品改头换面,其结果是让老百姓对于金融机构的信任度日益下降,特别是一些保险公司借银行的柜面办理业务,将保险产品说成银行储蓄,更是忽悠了不少的老年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储蓄成为了市民最爱的理财方式也在情理之中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习惯了用这“宝”、那“宝”,但是对于中老年来说,通过互联网理财毕竟会考虑到安全的因素。因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但如何为这些群体服务,肯定不是靠花言巧语,或者虚高的收益率,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创造价值。

  现在我们常说社区银行、普惠金融,但真正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让老百姓不再独爱储蓄理财,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实惠。

  编辑点评:

  包装过度的理财产品,时常令人回想起当年的次贷危机,雾里看花,老百姓不敢把真金白银拿出来也属正常。

  ?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