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果农二代”宁可打工也不回乡“做主”

  • 发布时间:2014-10-28 06:33:23  来源:大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曲琦

  今年21岁的于宝金正是年富力强的活力小青年,十一期间回家帮父母收苹果,却从树上跌落,胳膊受伤了,现在还在休养中。用父母的话讲,年青一代已经不会干农活了,手脚还不如“老胳膊老腿儿”的长辈们利索。

  于宝金的家在庄河步云山温泉村东地屯,家里有6个园子260棵果树,今夏干旱,产量减了1/3,从往年的1万斤降到了7000斤,所以即使收购价涨了,农民其实也没增收太多。于宝金和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母亲和爷爷侍弄果树,“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回来帮忙,在最热的夏天,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给树打药,可遭罪了,我宁愿打工也不愿意干这个。”

  整个村子,和于宝金家状况相同的占相当比例,“与我年龄相仿的这一辈,不是在外面上学,就是在城里打工,在家摆弄田地的很少很少。”

  于宝金家里原来有六七百棵果树,照顾不过来,就毁掉了不少果树种上了玉米,玉米比较好侍弄,收成也相对容易,不像苹果,还得上树去摘。家里现有的果树里值钱的不多,像今年被每斤3元钱收走的红富士,只有几百斤产量,其余是1000多斤的老品种国光,还有一种类似阿克苏冰糖心似的苹果品种,有四五千斤的产量,但也卖不上价,收购价格在八九毛钱左右。

  今年的收购价和去年相比上涨了一半,母亲和爷爷忙活了大半年下来,去掉成本,苹果这一项大概能净赚七八千元。于宝金在大连市内一家中医按摩院工作,每个月能赚到三四千元钱,去掉花销,每个月也能攒下一两千元,这是他一心奔向城市的最根本理由。

  从记事开始,家里的果园一直就是主要经济来源,许多果树比于宝金的年龄还大。这么多年下来,许多果树变成了老品种,卖不上价了,于宝金说,要是园子里有相对贵一些的“乔纳金”、“北海道”、“红星”和“黄元帅”等果树还行,收购价都超过了两元。果园不更新换代,老品种卖不上价,于宝金这一辈又不愿意大规模投入深耕细作,自然有些尴尬。

  好在,今年果园里所有收成早早卖出去了,就连被挑剩的小果和赖果都被订购一空。于宝金说,有农民看今年行情太好,不舍得卖,就把苹果储藏在地窖里,等过年的时候高价待售,“我没有那个精力,等我把胳膊养好了,就回城里赚钱去!”三年前,也就是他刚满18岁的时候,于宝金决心来城里打工。自那以后,再没有过回家务农的想法。对于家里的260棵果树,他不想接班,却也不知以后该怎么处置才好。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