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的黄岛三部曲
- 发布时间:2014-10-27 05:53:27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产城融合”描绘的是一种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互动的发展形态,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支撑,城镇化则为工业化提供空间载体。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1984年获批建设,是我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从一个“以项目为生命线”的产业孤岛,到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西海岸新区,30多年来,黄岛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产城融合的鲜活样本。
找空间——
越长越大的城
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胶州湾西岸的黄岛,是与青岛市南区隔海相望的孤岛。在这里设立的15平方公里开发区,迅速成为开发开放的热土。“那时,开发区还不是一个城区的概念,只是享受特殊政策的经济发展特殊区域。”原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土地局局长汪少华说。
“以项目为生命线”的开发区,很快遇到了天花板:土地。“什么项目都往里放,纺织、电子都搁一块儿,不像个城市样;好多项目没法摆,迅速饱和的土地资源让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82岁的吴希善是青岛对外开放办公室第一任主任。
要进一步发展,没有土地没法实现;要更好地发挥生产、生活、文化、交通等功能,需要在更大空间内合理布局;要有像样的配套建设,就得补上缺失的行政管理职能——开发区和行政区“两区合一”成为众心所向。
1992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开发区和黄岛区体制合一,建成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功能相对完善的区域。10年后,黄岛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达274.1平方公里,贡献了青岛市1/4的工业总产值和1/5的GDP。
伴随着数次合区进程,“黄岛”的内涵与外延不断被丰富。
2012年底,胶南市与黄岛区合并,诞生了区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的“新黄岛区”。原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黄岛区政协主席蔡可卿曾一度担心:仅200多平方公里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其理念和政策优势能否再一次辐射到整个行政区?
这种担心很快消除。今年6月,国务院批复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包括“新黄岛”全部行政区域,两区合一在新的高度上得以实现。
假如说,开发区与行政区的第一次合并,更多是钱与地、政策与空间的置换,那么第二次合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与产业发展的化合反应。行政区庞大的社会管理资源和成熟的管理方法,与开发区的高效运作优势融合,让如今的“新黄岛”成长为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政策环境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在由“岛”到“城”的变化中,土地开发的强度越来越受重视,15平方公里的发源地逐渐演变为城市的核心商业区,曾经的工业项目开始为新城建设和产业升级让路。三美电机、中达化纤、印华陶瓷……这些最早一批引进黄岛的企业代表,正相继退出舞台、在旧城改造中搬离。
找支柱——
越靠越近的海
如何发挥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打开利用外资、引进关键技术与项目的新局面?这是1984年在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上探讨的问题。
海,从一开始就是关键词。
在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中,黄岛与主城区的直线距离最近——2.26海里,实际路程却最远,需要借助1个多小时的轮渡才能抵达。
对此,黄岛第一家星级酒店——海都大酒店的副总经理梁新宇感触很深。自1997年酒店开业后,担任采购经理的他需要每天开着面包车乘渡轮去青岛市区采购。“咖啡伴侣、奶酪、意面……几乎70%的食材都得去那边买。每天的交通费用在7000元采购费中占10%。”梁新宇说。
一次,日本客人想吃培根,因为轮渡已经停摆,梁新宇驾车驶上了刚开通的胶州湾高速公路直奔青岛市区,花两个半小时买回了培根。“这位外宾住着500元一天的房间,我们一定得想办法留住他。”梁新宇说。
海都大酒店的常住客源,是观察黄岛产业变化的一扇窗口:从加工型的松下电器、三美电机,发展到技术含量高的三菱电机、东碧机械,再到后来的武汉光谷、中德生态园。产业,一度是黄岛对青岛最主要的贡献。
2011年,青岛胶州湾大桥和胶州湾隧道同时建成通车,通往青岛城区的车程缩短至10分钟,把2.26海里的“海路”真正连上了。从此,黄岛的旅游旺季不再局限于夏天,高性价比和快捷的交通让“住黄岛、游青岛”成为旅行社的新选择;到黄岛看海,也成为很多游客的新选项。
海的魅力不只于此。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的西海岸新区,真正有机会做一篇“海”字头的大文章。
2013年,西海岸新区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494亿元,占青岛全市的比重达37.5%;集聚了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等百余家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的海洋产业,已经做好准备,从“浅蓝”走向“深蓝”,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
到2024年,这里将形成先进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繁荣的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000亿元。
海,真正成为了黄岛的支柱。而此时的“新黄岛”,已经不满足于扮演“产业经济强”的单一角色。“新区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兴产业、产业新区、新城区三个方面,我们要按照第三代科技园区的建设理念,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产城一体化。”青岛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说。
找突破——
越走越远的路
没有梧桐树,怎引金凤凰?
一组数字反映了人才对于这座新城的重要性: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接近1:1,全区65岁以上人口仅占5.30%,这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
1995年,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武初到黄岛,1000多名员工几乎全是本地人;现在,7000多名员工中有90%来自外地。
在孙武看来,不同年代的“梧桐树”有不同含义,“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与我们那一代对温饱和简单娱乐的需求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更关心工资、网络、住宿条件等。”从2008年开始,澳柯玛建起了容纳数千人的公寓,配套建设、文化设施、餐饮网吧、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随着产业发展与外来务工人员增多,黄岛的住房需求也不断攀升。
“不包括胶南,仅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通过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等措施,解决了10万中低收入家庭居民、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引进人才的住房需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房产管理与住房保障中心负责人王诚明说,“在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北船重工等重大项目的引进中,我们都需要做好住房配套工作。”
借助限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协力公寓等多种模式,黄岛统筹解决外来人员的住房问题。而位于黄岛北部的中德生态园则走得更远一些,开始了外来工人和本土居民、生活和产业共生共融的探索。
“商业、产业、居住的融合,在设计之初就被统筹考虑。”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会主任助理朱亚军说,中德生态园建设涉及15个村庄的2000多户村民,没有一户外迁,全部住在园区内享受建设成果。原则上,村民会分到一套高层和一套多层,除了自住以外,剩下的一套可以用于出租。
“我们既不希望这里成为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空城,也不希望这里成为睡城。”朱亚军说。
包括村民自己选址建设的幸福社区在内,园区百分之百推行绿色建筑。4个商住组团和4个产业组团通过道路间隔、互不干扰。每个组团内从区位中心到任何地方,步行都不超过10分钟。不但配套了教育、医疗、商店等服务设施,还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为小区提供清洁、低碳能源。
“幸福社区是一个‘城市岛’,在这里,人、产业和城市能够共同成长。”中德生态园管委会建设局局长王为群说,虽然这11.6平方公里与新区相比还很小,但它立足于生态、示范、引领,是一种探索性的突破。
在王建祥书记的畅想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西海岸新区,将成长为一座生态、智慧、幸福的美丽海洋新城,成为人们圆梦的地方。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