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靠“偏方治大病”,难!

  • 发布时间:2014-10-26 05:13:4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对体育市场化过程中暴露的种种弊端采取回避态度,企求“偏方治大病”,也许能撞对一回两回,但想从根本上解决病患,还是要相信科学规律,老老实实找大夫看病吧

  前不久结束的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获得亚军,这也是她们自从1990年以来在这项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了。女排的这个成绩来得正是时候,也许能为处在低迷境地中的三大球缓解些许舆论的指责和球迷的不满。

  坦白地说,中国不是一个体育强国,特点之一就是亲身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并不多,参与的面也比较窄,很多运动项目差不多就是无人问津。看客多而兴趣面窄,决定了喜闻乐见的三大球项目在中国受关注的程度必然很高。经过长年努力,三大球也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成绩。女排不用说了,曾经是中国体育的旗帜;女足男排虽然没拿过世界冠军,也曾是世界上的强队;男女篮也始终在亚洲保持领先地位,男篮更是垄断了亚洲参加奥运会的资格(从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旗手均是男篮队员,两年后的里约奥运能否延续这一光荣传统,已经引发篮球迷的隐忧);就连最不济的男子足球,好歹也在亚洲前几名的圈子里混过,还打进过世界杯决赛圈。现如今呢,不久前结束的亚运会上,三大球40年来首次没有取得一个冠军,那份尴尬可想而知。

  成绩不好,便要总结经验教训,找病因,求改变,促发展。这是我们几十年来习惯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这次也不例外,很多人站出来提建议,其中就有对职业联赛的指责,认为外援的引进妨碍了中国球员的成长(主要是针对篮球,破罐破摔的足球国家队赛事早就引不起球迷兴趣了,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职业联赛),呼吁管理层限制联赛中外援的使用,给中国球员更多的机会;还有人把后备人才匮乏也归罪于职业化和市场化,认为举国体制比市场化的青训更有成效,云云。据说这些建议也确实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将对职业联赛的制度作出某些调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倾向。

  把国家队的成绩下滑归咎于职业化,并试图做出某种改变,恰恰反映出我们在体育市场化过程中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弊病并没有消除,虽然学者们一直在说,职业体育要从为国争光的思想转化为市场服务,目前政府部门还是把得太紧,但这样多年吁求之后,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迹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化体育和娱乐表演业并无大的区别,都是靠愉悦受众来活跃自身的造血机制,实现市场的良性运转。这种运行是靠投资人来解决,由市场配置资源,以产生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需要做的,是一些非盈利的基础性的事情,比如说大众化体育推广,比如说扶持促进校园体育,比如说举办一些业余的地方性的低级别联赛,这些事情虽然无经济利益的产生,但是对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培养职业体育的球迷、球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各司其职,杜绝越位,才是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并行发展的良性局面。现在的关键还是某些体育主管部门担心放手后会损失利益,尽可能地把经营权和决定权死死地把住不放,所以出现一些剑走偏锋不够职业化的反思也就在所难免了。

  马三立先生说过一段著名的相声《偏方》:“我有一个本家二大爷,他光信偏方,不信大夫,谁要上医院他还拦着:上医院干嘛去?偏方治大病啊!萝卜就热茶啊!‘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斯人已去,其声亦远,但马先生讽刺的这种不讲科学、迷信偏方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体育市场化过程中暴露的种种弊端采取回避态度,反而开出这样那样的“偏方”,企求“偏方治大病”,也许能撞对一回两回,但想从根本上解决病患,还是要相信科学规律,老老实实找大夫看病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