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的艺术和为金钱的艺术和为艺术的金钱和为金钱的金钱
- 发布时间:2014-10-24 00:32:2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或者你不喜欢碎碎念,或者你有密集恐惧症,看到这样的题目你都不会太舒服。但最不舒服的人,一定是在艺术与金钱之间踏步徘徊的艺术家。
写下这个题目,我有些后悔。这么高深的领域,如此复杂的逻辑,我是没有把握说得清的。“以其昏昏”如何能“使人昭昭”呢!所以,我也不指望有人能从我的文章中看出太多东西来。(注:有意思的都在本版上记者所写的大文章里。)我也就算是抛块砖而已,如果读的人确实有本事一叶知秋,这种巧合就当是我没有白写的福气。
请再让我进行一下简单的说明。此文,包括题目与内文,都应是本版大文章的一个梗概或者是阅读说明。而由于篇幅及能力所限,我无法对艺术、对金钱、对题目所示的艺术与金钱的这四个层面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解读。所以,更只能是梗概的梗概、说明的说明。
约十年前左右,吴冠中开始撕烂自己的作品,对一幅画作市价可达百万的吴氏而言,这无异于撕钱。有不确切的消息称,吴氏先后撕烂的作品数量有千幅之巨,你自己算算,这是撕了多少钱。对此,吴氏的说法是:不能让不满意的作品流传于世。我无法择清这桩撕画壮举中牵涉的有关艺术与金钱的逻辑关系。我只是心疼:这碎画可不比宋瓷的瓷片,变成垃圾很快就降解了。也许,从艺术的角度看,喜欢吴氏画风的人将无缘得见更多的吴氏作品,哪怕是这些吴氏本人不满意的作品;从金钱角度看,藏有吴氏作品的人可以暗喜明喜各种喜了,因为作品存世数量直接关乎于价格。
如果硬把吴氏的撕画往我这梗概说明上靠拢,我想这就是为艺术的艺术和为艺术的金钱。
约十几年前,我曾应某身家过亿的外籍华人(下称亿翁)之邀去探访一位年轻的画家。走进画家位于京西别墅区的大宅,我不禁暗想:“龟儿子,小小年纪就住这么阔气的房!”
滞留于此的一个多小时里,年轻画家打了鸡血似的异常兴奋上蹿下跳,先是邀我和亿翁遍游家内,更在自己巨大的画室内手舞足蹈口沫乱飞,曰:这是我前年画的,主题是啥啥啥啥……又曰:这是我去年画的,灵感来自于哪儿哪儿哪儿哪儿……
亿翁在某一作品前甫一驻足,此君立刻扑上前来,加重语气再曰:我觉得这幅画画得特别好,因为,咚嗝儿里咚期蒲隆咚呛……
在炽烈的热情中,一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我们告辞出门,亿翁问我:“你觉得他的画怎么样?”对于一个刚刚热情过头地接待了你的年轻人,我能说啥?只能装傻道:“不错,不错,尺寸都挺大的。”亿翁皱皱眉,不作声,半晌低低地说:“怎么能这样呢?一位艺术家,哪能这样子自己说自己的作品呢?”我也知道,他说的就是年轻画家之前曾两次说的:“我觉得这幅画画得特别好!”我也知道,对于亿翁这样的老派绅士,这已经是在强烈地表示不满与不屑了。我更知道,且略感悲哀,年轻画家一幅画也别想卖给他了。
读到这里,大众千万别以为咱就站上了道德高地,可以对某些为金钱出卖艺术(以出卖作品的形式)的艺术家施以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了。艺术家至少付出了劳动,有些普罗大众还不如此。试问,你开口向艺术家索要过作品么(姑且不论此艺术家有名与否、作品价值高低)?你曾在参观美展时在喜爱或著名的艺术作品前驻足凝视很久而不是拍照后迅速离开么?请仔细想想……算了吧!收回你的手指闭上你的嘴巴揉揉你本不那么硬的腰杆吧。
关于动动嘴皮子索要作品,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会想出种种借口耍嘴皮子反驳。让我试举一例来尝试说明艺术与金钱的关系。如果这个说明你还是看不明白,我建议你——不对——我对你没有建议。
且让我把不都长得金钱样的艺术品直接转换为直观的金钱。试想,这一日,股神巴菲特又做了一笔低入高出的股票生意,进账几个亿,你在旁边啧啧称赞:“巴先生,您可真不愧是股神。这笔单子做得帅呆了,我挺喜欢的,要么,这笔钱打到我账上可好?”(这模拟的就是许多人向艺术家讨要作品的语境。)
你喜欢?你喜欢算个屁!呵呵!
(注:网络热句有言,聊天止于呵呵。其实,写文章也可以。)
(又注:由于篇幅及水平<主要是水平吧,谦虚没坏处!>所限,此梗概的梗概、说明的说明,难免不尽完美,故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见笑,哦,sorry,一不小心把心里话写出来了,不是愚者,是余者,余者,此处可解释为仁者二者之外的人。特此更正。)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