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红色圣地的绿色革命——延安退耕还林记(二)

  • 发布时间:2014-10-23 07:32:04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山青树密,野生动物“结伴还乡”

  故事:2007年,宜川一个农户发现圈里的羊总是奇怪丢失。晚上,他就埋伏在暗中观察,让他大吃一惊,悄悄进庄的竟是一只金钱豹。满目的绿树青草,为延安铸就了生态安全的屏障,不仅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侵、抵御了洪水的侵袭,就连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们也纷纷搬回来。

  启示:生态恢复的确是个漫长的过程,但人们的努力也能创造奇迹,延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短时间内生态恢复的可逆样本。

  从1999年至2012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3载,延安人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执着与坚毅,重塑锦绣山河。到2013年,延安累计完成营造林1767.24万亩。

  过去,有人说延安的群山就像是一笼笼蒸熟的黄馍馍。如今,排列延安2000年至2012年的卫星遥感图,人们会惊叹地发现,延安大地上仿佛有一支妙笔,饱蘸绿色颜料,运用国画中的晕染技法,从大地中心向外层层染绿,原来黄的部分变绿了,原来绿的部分更深了。

  “山是和尚头,臭水沟里流。”当地人说,“过去我们这里的人,男的不敢穿白衬衫,女的不敢穿白裙子,出去转一圈,回来就剩土色了。过去,家家门后都挂着个掸子,进门头一件事就是拿了掸子在门口掸土。”

  今日,这种景象早已不复存在。如今的延安,春日山桃山杏盛放,落红成阵;夏日青山吐翠,碧草成芳;秋日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吴起、志丹、安塞……随处行去,无不遇上青山相待。延安当地人感慨地说:“现在,那些在大城市里为雾霾烦恼的人们尤其羡慕我们延安的蓝天。”

  这里的人们说,山青了,水也清了,消失多年的野生动物们也纷纷搬回来了。

  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是陕北黄土高原上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负责人说:“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动物27目59科188种。现在延安已经发现8种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金钱豹、林麝、丹顶鹤、褐马鸡、金雕、大鸨、黑鹳,还有白鹳。”

  原本出现在秦岭山系的林麝,竟然出现在陕北。老百姓还好几次看到金钱豹的踪影。2007年,宜川一个农户发现圈里的羊总是奇怪丢失。晚上,他就埋伏在暗中观察,让他大吃一惊,悄悄进庄的竟是一只金钱豹;2008年,当地一个村民还在采石场发现了4只金钱豹幼仔。

  监测显示,黄土退耕封禁10年来,在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土壤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仅在安塞纸坊沟小流域,植被类型和种类就由4科8种增加到12科26种,地带性物种数量明显增加。

  遥感数据显示,延安的绿色向北推进了400公里,不仅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侵,还抵御了洪水的侵袭。

  2013年7月,延安遭遇百年不遇的强降雨,但当地河里的径流量并没有增加多少。李玉秀说:“亏了山上有树,水不下山。”

  亲人被洪水卷走的痛楚,依旧停留在李玉秀的记忆深处,偶尔会翻起。十多年来,他始终执着地扛着铁铲上山种树。看着亲手种下的小树慢慢成林,光秃秃的山峁逐渐变了模样,李玉秀感到欣慰,“现在,村里人再也不用跑洪水了。”

  种生态之树,立精神之林

  故事:只要看见有羊在山上,当时的延安市长王侠就常常会停车,把羊牵到路边,把当地干部找来,手拿禁牧的乡规民约“问责”。有时,村干部被逼问得不好意思地辩解说:“羊是到沟里溜达一下的。”“溜达一下也不行。”看到王侠如此认真,村民也都愧疚地把羊牵回了家。

  启示:有了好的政策,更要有好的执行。要干成点事,就要有那么一种忘我的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这就是延安精神的传承。

  今回延安,满目青山。人们说,看到的是生态巨变,体会的却是不变的延安精神。这是一片生态之林,更是一片精神的碑林。

  溯退耕还林之源,不得不提到吴起县。在1996年前,摆在时任吴起县委书记郝飚等基层干部面前的,是脆弱的生态环境,这让调结构、促发展势必成为一句空话。经过认真的调研,吴起县的四大班子成员达成一致,痛下决心扭转生态环境。

  在禁牧之初,很多农民责问这位郝书记:“凭啥老祖宗几辈里都放羊,现在你就不让放了?”有人甚至扬言要赶着羊到他的办公室去。

  “只要找到我办公室的,我都把人请进来,倒杯水,发根烟,算本账。”郝飚说,“以吴起当时的环境,18亩天然草场才能养一只羊,但是人工种植的草场,一亩就可以养两只羊。相差了几十倍啊!”这本账,坚定着他退耕禁牧的信心:有阻力有困难也要把这事做下去。

  于是,他把这笔账反复再算给来找他“算账”的群众听。“你说老祖宗几辈都放羊,那你富了吗?你要富了,就按你的路子走;你要没富,就按我的路子走。”但是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外界的质疑声、挖苦声却始终没有断过。

  有理不在声高,关键要有科学依据。吴起县政府先留下两个乡不参加退耕,以备日后进行效果对比。结果一年以后,退耕的效果开始显现,原来曾为禁牧上访的群众,又找到县委,强烈要求把他们也纳进来,最后这两个乡也“挤”了进来。

  延安生态之变,离不开延安市委、市政府几届领导班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时任延安市长的王侠是位做起事来有韧劲、有拼劲的女同志。当延安市下决心在全市退耕还林1000万亩时,这对一个当时经济主要还是靠农业的地方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不小的冒险。她至今记得一位长辈专门打来的电话和那担忧的语调。

  “要干成点事,就要有那么一种忘我精神、那么一股昂扬斗志、那么一种科学精神,这就是延安精神的传承。”王侠和她的同事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延安市科学决策制定了《延安市退还林管理办法》等多项有力措施,并成为后来全国推广的政策框架。

  有了好的政策,更要有好的执行。她不但逢会就讲、逢人就说,而且还身体力行,只要看见有羊在山上,她会立即停车,把羊牵到路边,把当地干部找来,手拿禁牧的乡规民约“问责”。有时,村干部被逼问得不好意思地辩解说:“羊是到沟里溜达一下的”。“溜达一下也不行。”看到王侠如此认真,村民也都愧疚地把羊牵回了家。

  延安好了生态、富了生活。时隔多年,王侠自豪之情仍溢于言表。她告诉记者,延安的降水量,从过去的300毫米/年增加到如今500毫米/年;过去一刮风昏天黑地,现在却不见沙尘;尤其是说到,有一次她看到农户家牛棚中竟然开出了小汽车时,禁不住笑了起来。

  现任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延安市委的几届班子,虽然政策有微调,但不变的是对改变生态环境的执着追求,这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

  有人说,延安之林,屹立的是一个个大写的“延安人”。在延安市宝塔区有一片红军林。在20多年的时间里,老红军郭志清凭着一把老镢头和一盏马灯,硬是绿化了上千亩荒山。

  1951年,郭志清因病复员回到家乡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王家沟村后,长期任村干部,对守着荒山过苦日子有深刻的体会。从小就喜欢栽树的郭志清认识到,村里人受穷,主要是因为这里没有树、没有草,生态环境太恶劣。他说,好日子是等不来的,得靠我们自己用双手才能干出来。

  1984年,宝塔区鼓励当地群众个人搞小流域承包。当时,村里人都不敢承包,担忧是花费大、时间长,就是豁出命干也不一定能干成。已到花甲之年的郭志清第一个站出来,承包了距村3公里的韭菜沟。

  当时的韭菜沟土地贫瘠,沟内光秃秃的峁洼梁包围着一条支离破碎的荒沟,兔子不出没,野鸡不光顾。

  “我公公(郭志清)那时候把家里的牛、羊、驴等,能卖的都卖了,就为了包山种树。家里人不同意,他根本不听。吃住都在沟里,拉都拉不回来。”郭志清的儿媳妇苏世红说,“公公的腿留有早年落下的风湿,走起来一瘸一拐的,我们做儿女的都很心疼。”

  不听劝阻不顾讥讽,郭志清一干就是20多年。

  他每天扛着镢头修路、整地、打井、栽树,常年奋战在荒沟里。夏天,他被暴雨浇得浑身湿透;冬天,寒风刺骨,手脚冻裂,渗出斑斑血迹,他就用胶布缠上,继续干。他没有一天不种树,就连腊月二十八还在挖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