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教师轮岗制关键要破除流动障碍

  • 发布时间:2014-10-21 08:53:33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教育均衡包含设施条件的均等化和师资力量的均等化。相比较而言,设施条件的差异对于学生受教育程度高低,远远比不上师资力量差异带来的影响。当下择校风盛行,事实上就是优质师资资源在少数学校堆积的结果。功利导向使得教师的流动向单一方向聚集,乡镇的老师急于进城,城里的老师盼望进入名校。

  优质师资向城市、名校扎堆,让条件艰苦地方的孩子接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也使得所谓的名校成为惹人羡慕嫉妒恨的主要对象。师资资源的异化配置,不仅损害了教育公平,实际上也造成了教育领域诸多的弊端,比如财政投入分配的失衡、教师调配权力的寻租等。

  教师流动起来,用概率来分配师资力量,达到校际之间的平衡,可以很有效地维护义务教育普惠式的公平。教师定期交流在国外一些国家比较普遍,如日本义务教育阶段每年约有10万教师实行流动换岗,流动率为17.1%。相比较来说,我们一直缺少教师流动的制度设计,尽管一些省市曾经提出类似的规定,但执行得还不够好。

  之所以如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强制性不够;二是现行教育格局下,教师缺少流动的积极性。一方面是以学校为单位分配的利益格局,如住房、奖金、职称等,强化了教师对学校的依附;另一方面是城乡差别,城乡教师在教学和基本生活保障上存在落差。教师流动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被提到顶层设计的高度。此次三部委制定《意见》,确立改革路线图与时间表,也是一种进步。但是,制约教师流动的障碍,不会因为一纸规定而自行消除。

  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关键在于破除流动的障碍。首先,应提升教师流动的刚性,校际流动理应成为法定义务,纳入到《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规中。其次,深入改革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淡化教师身份管理与教师校籍,强化教师区域管理,解开学校对教师的利益束缚。同时,建立统一的教师保障制度,实现教师待遇的均等化。最后,教育投入要有均衡机制,遵循“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重点“补强”乡村学校和普通学校,改善办学与教师生活条件。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