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群众,再苦再累都应该
- 发布时间:2014-10-21 08:29:23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张雯 张明磊
鲁甸6.5级地震,会泽县纸厂乡也严重受灾。面对灾害,51岁的纸厂乡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施秀成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奋不顾身、争分夺秒地营救生命,安置受灾群众,冲在抗震救灾战场最前沿。他用行动发出了“抗震救灾,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声音,成为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
大灾面前勇担当
8月3日是休息日,地震时施秀成正在家里做家务。地震发生后,他和妻子、儿子一起跑出家门,顾不上安置妻儿,就立即往乡政府跑。到了乡政府,由于电话打不通,便叫上刚赶到的办公室副主任肖永朝沿街喊人。不到10分钟,他们就集中了10多名干部职工,并将10多人分为3个组,一组赶赴大石板查看灾情,一组留在办公室安排统筹,一组赶赴江边村查看灾情。工作安排好后,施秀成立即赶赴江边村,赶到江边村时,先前派出的人员正在忙着从废墟中抢救伤员。他迅速找到村支书李立安,和他一起及时了解各小组受灾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
当晚,纸厂乡党委书记、乡长赶回乡上,立即组织干部职工奔赴重灾区开展救援,而施秀成就在江边村继续指挥救援。到夜里3时左右,他们共从废墟下刨出6具遇难者遗体并安排专人看守。凭他的经验,地震后最常出现的天气就是下雨。他们选择了两个较为安全的地点及时组织受灾群众用花油布搭建帐篷,帐篷刚一搭好漫天的大雨就下了起来,由于安排及时,受灾群众有了个避雨的地方。冒着大雨,他又四处奔跑核实各家各户人员情况,衣服湿透了都顾不得管,一直忙到天亮。
天亮后,施秀成看到牛栏江堰塞湖水位在急速上涨,赶到江边小组查看房屋被淹和倒塌情况后,立即向县水务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并派人监视水情和帮助受灾群众转移搬运物资。随后,施秀成被安排率队负责处置遇难者善后事项。在后事处置中,他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旱谷地有5人遇难,许多村民都受了伤,基本没有劳力能把遇难者遗体送上公路边来运到火化厂。他及时找来木板、棉被等物品,与几个工作人员一起把遇难者遗体绑好固定在木板上,但由于那地方山坡特别陡,加之刚下过大雨,路特别滑,单靠他们几人无法把遇难者遗体运送下来,他只好向救援部队求援。救援部队迅速调集了30人,把5具遇难者遗体运到路边。
施秀成的家纸厂乡纸厂村是重灾区之一,可他一直无法回家看看,只是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打过个电话给80多岁的父亲,父亲告诉他房子被震出了许多裂缝,但没倒,现在他们都搬到外面的帐篷里住了。打过那个电话后,他就一直忙得顾不过来再问问家里的情况。
嗓子哑了用“手语”
江边村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后,施秀成又被安排到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受灾群众安置和物资收发等工作。一个多星期来,他们每天收进和发出的物资都在100车以上,可正式人员才有8个,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人手不足成了最大的难题。为确保受灾群众有住处、有饭吃,他动员和组织年轻的受灾群众参与救灾工作。实在困了,就利用收发物资的间隙,靠在物资上小憩一会儿。
从8月3日16时地震发生到8月10日中午12时,施秀成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以继日的工作,嗓子说哑了,他就用“手语”表达他的想法。村民、同事纷纷变着花样劝他,“要是真的累垮了,岂不是更耽误工作?”也只有听到这样的劝说时,施秀成才允许自己休息片刻。施秀成明白他身上所肩负的担子有多重,为了大家,再难他也要坚持。但即便是施秀成休息的时候,心里也一直牵挂着工作。抗震抢险、灾后重建……很多工作需要考虑和谋划。
为提高工作效率,他负责的后勤组又分成接收组、发放组和搬运组3个工作组。为进一步规范收发程序,后勤组采取收发两条线进行,物资发放根据各村需求计划进行,对于紧缺物资,发放组还得结合实际进行调节核发。为保证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每天都要抽空巡查帐篷区。施秀成说:“我的这点苦与累算不了什么。只要能保证受灾群众不受冷、不挨饿,作为党员干部的我,再苦再累都是应该的。”
现在地震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可施秀成依然忙得不可开交。除了继续负责后勤保障组、物资发放等的事情外还包村到了浑水塘。当记者再次见到他时,本来就很清瘦的他现在更瘦了,但两眼炯炯有神地正在落实浑水塘村的过渡安置生活费发放情况。“我们现在在这个村的工作就是核实每户有几人,核实好后就按照每人每天15元的标准,将8月14日至11月14日这90天的生活费发放给大家。同时,为了保证恢复重建的建筑材料便于运进村里,从9月26日开始,对乡政府到浑水塘的路进行了扩宽,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力争10月26日完成修路。”在他的鼓励带动下,受灾群众纷纷树立起自立自强信心,用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