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 发布时间:2014-10-21 03:33:50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以来,定西市按照全省项目观摩“看高不看低”的要求,把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题,坚持把科技创新与项目建设、产业升级与科技支撑有机结合,突出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高技术产业、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等研发项目306项,投入专项资金2.2亿元,有力地促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加快了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步伐。

  一、注重产学研对接,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坚持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不断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市上先后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等6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联合组建成立了“中药发展研究联合实验室”。目前有巨鹏食品、聚信生物、大鑫铜业等60多户企业同省内外7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围绕农产品加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联合实施合作项目98项。巨鹏公司联合甘肃轻工业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成立甘肃首家马铃薯与特色果蔬速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建成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速冻食品生产线3条,配套建设冷链物流配送、出口农产品安全检测、信息化管理等系统。大鑫铜业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斯洛伐克祖力纳大学中心试验室联合研发的硅青铜、锡青铜、铬青铜等铜合金新产品,已应用到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聚信公司依托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技术力量和研发团队,联合组建中兽医工程技术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不断强化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发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生物制药,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省级新产品4个。

  二、注重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加快培育有较强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今年,市上要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组建科技研发平台。目前,全市依托圣大方舟等企业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实验室3家;依托陇西一方药业等企业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1家,其中中医药产业方面31家、马铃薯产业方面18家、草食畜牧业方面24家;依托圣大方舟申报的国家变性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上报科技部待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覆盖。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步伐,共认定陇原中天、三牛农机、大鑫铜业等高新技术企业11家,西柴动力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公示。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市共申请受理专利1528件,其中发明专利493件;授权专利706件,其中发明专利76件。圣大方舟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变性淀粉研发、生产及废渣废水循环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授权专利11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1项,已研发出变性淀粉新产品50多个,其中41个产品企业标准经省质监局和省卫计委备案批复,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三牛农机结合旱作农业实际,强化企业自主研发,取得专利19项,其中发明2项、实用新型17项,专利技术全部得到转化应用。

  三、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加快升级。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强化企业成果应用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面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115项,其中工业企业58项,80%以上的企业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在生产中得到转化应用,有力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转化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清吉集团、薯香园、一方制药、三迪植物等企业通过有偿转移科研成果或技术入股等形式建成全自动无矾方便粉丝、全自动高档全粉、中药自动化提取等一系列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二是西柴动力、大鑫铜业等企业委托甘肃理工大学、西北大学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研发出数字化控制多功能逆变电焊机、新型铜合金材料等新产品;三是扶正药业、中天药业、普尔康、洮河拖拉机、三牛农机、聚信生物、巨鹏食品、千金药业等企业联合北京临床研究中心、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组建研发团队,确定首席专家,提供中试设备,发挥企业和科研院所双方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为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四、注重强化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始终把加强科研投入作为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健全研发投入机制,创新融资方式,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3.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3%;市级财政科技投入2831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的1.9%,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5亿元。市、县区财政每年预算递增安排55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其中30%用于对融资担保、企业技术创新。市上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甘肃生物医药产业创投基金,采用贴息方式对科技型企业进行补助。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落实税收和研发费用加计抵扣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减免10%,减免的企业所得税全部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同时,鼓励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投入,每年按销售收入的1.5%落实研发经费。

  五、注重政策扶持引导,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市上先后制定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意见,特别是今年制定的加快中医药、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和草食畜牧业发展壮大的意见对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具体的鼓励支持政策。企业选育1个新品种补助5万元,组建成立市级、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奖励5万元、20万元、100万元;对取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每项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5万元;对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甘肃名牌产品”认定的企业奖励10万元,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50万元。同时,加强科技服务,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体系,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创新创业行动,帮助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科技进步助推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