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为人民币国际化扬起风帆

  • 发布时间:2014-10-20 12:00:26  来源:央行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很高兴参加由中国金融学会举办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五周年座谈会。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国际化的征程自此启动。五年多来,人民币跨境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活力。

  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2009年只有35.8亿元,到今年前三季度已超过4.8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人民币跨境收支占全部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重已接近25%,货物贸易进出口的人民币结算比重则超过15%。与我国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的国家达到174个。通过跨境人民币业务,企业可以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财务成本,银行可以为企业跨境贸易投资及金融交易等提供更多、更贴近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企业和银行从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本币使用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化。2009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与26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额度将近2.9万亿元。经双方货币当局协商,先后在港澳台地区、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首尔、巴黎、卢森堡等地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除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外,人民币还与卢布、林吉特、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等实现了直接交易。一些央行或货币当局已经或者准备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人民币已成为第七大储备货币。总之,本币合作在深化国际经贸金融交往、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积极。

  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主要金融市场发展注入了人民币元素的新活力。随着人民币“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对人民币的兴趣日益浓厚,开始将人民币业务和产品视为自身市场发展和巩固自身金融中心地位的新机遇。除了香港作为最大的人民币存贷款等金融产品中心之外,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等金融中心也在大力拓展人民币金融产品。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不仅有人民币存贷款传统产品、人民币外汇交易、人民币拆借等,而且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稳步增加,品种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等,发行主体涵盖境内机构、外国政府和境外的银行和企业等,投资者的地理和行业分布日趋多元化。此外,人民币计价及交易理财产品、存托凭证、保单、各类基金、期货、人民币衍生品等也逐步增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国际化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互利互惠和合作共赢的特点。

  跨境人民币业务之所以取得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巨轮”出海并保持了较好的“远航”势头,从根本上看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个巨大的“风帆”。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催化剂。这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全面落实简政放权,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效率性。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基本任务。为了支持企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经营需要自主选择计价结算支付货币,跨境人民币业务从开办之时就积极主动落实简政放权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制度设计、管理原则、监管方式等方面都体现了适应开放经济和市场条件的根本要求。微观管理上,一方面取消了已实现货币可兑换项目的事前行政审批、备案、许可、登记等程序,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更加市场化的事中和事后监督管理的新模式,采取实行事后监管和“负面清单”式的管理。由银行依法自主进行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核,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简化流程和手续,大幅降低银行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和时间。宏观管理上,建立了人民币跨境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人民币账户为切入点,建立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监测分析评估资金流动状况,关注潜在系统性风险,注重从宏观政策着眼维护整体稳定。应该说,简政放权和管理方式创新大大降低了依法合规经营企业和银行跨境交易的成本,极大增强了人民币的吸引力。

  深入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币跨境使用奠定市场基础。200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大方向下向均衡水平靠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2012年扩大至1%,2014年3月再次扩大至2%。人民币有升有贬、双向波动稳步扩大,汇率预期开始分化。人民币汇率更趋均衡、更加富有弹性既是跨境人民币业务正常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币成为国际主要货币的重要条件。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迈出了新步伐,按照中央部署,从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加强机制建设和推动产品创新等多个层面加快推进,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扩大,市场机制在利率形成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使得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市场价格信号更好地在国内国外配置金融资源,也使人民币跨境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市场基础环境。

  加快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市场层次更加丰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境内外机构,这与人民币跨境使用形成了更加积极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扩大,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增加,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需求日益强烈,促进了市场的开放和完善。我们扩大了境外机构使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试点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设计了“沪港通”跨两地股票交易制度,等等。截至2014年8月,已有166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81家境外机构获得RQFII试点资格。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和人民币回流机制不断完善,提高了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反过来又促进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扩大。

  积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拓宽渠道。过去五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形成了良好互动。直接投资、人民币境外放款和对外担保等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2014年1-8月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人民币结算实际流入金额占全国非金融类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31.6%,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实际流出金额占同期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金额的4.3%。金融机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的人民币贷款不断增多。人民币开始在大宗商品贸易中计价结算。同时,境外投资者可使用人民币在境内设立、并购和参股金融机构。总体看,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丰富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内涵,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断推进,将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资本项目跨境使用的发展空间。

  不断改善和提高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能力,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人民币跨境使用,使得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的联系和互动更为密切。更加市场化的、具有前瞻性的宏观审慎管理方式需要随之建立并完善。货币政策要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利率的调节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此外,还要继续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协调,推进跨业、跨境监管合作。总体上看,近年来,宏观调控、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和应急处置等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这对未来防范和化解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

  应该看到,跨境人民币业务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还是市场需求。在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和金融机构“走出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意愿更加迫切,国际化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逐步提高,对市场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能力逐步增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的迫切需要激发出了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投资结算的强烈需求。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贴身、更能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民币各项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尤其是中资银行,充分发挥人民币负债业务体量大、人民币客户资源丰富、人民币资金清算便利等优势,积极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同时提高了自身的金融服务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外资银行充分发挥境外机构多、业务能力强、产品创新经验丰富等强项,积极参与人民币业务,并作为自身新的业务增长点,扩大了盈利提升的空间。因此,没有旺盛的市场需求,跨境人民币业务将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政策导向上,我们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的。人民币跨境使用起步于贸易结算,进而扩展到直接投资、融资,对证券投资领域等未实现完全可兑换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审慎、分步推进,并适度采取准入、额度等风险管控措施。这就保证了跨境人民币业务主要发挥了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作用。

  总而言之,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需求驱动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如果没有顺应市场需求而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行稳致远。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国家改革整体战略部署正在逐步落实之中,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做大做强等改革将不断推进,同时,国家“周边大通道”和“一路一带”建设等重大战略逐步落实,我国对外经济金融交往不断深化,将会派生出更大、更广范围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市场需求,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注入新的动力。可以预见,人民币国际化将鼓起更大风帆,稳步远航。

  谢谢大家!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