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基层转移 重点在“操作”
- 发布时间:2014-10-20 09:55:52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特约记者 程喆
大医院门外的车水马龙、医院里熙熙攘攘的人流,早就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景象,北京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近日,北京市出台了《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将建立“金字塔”形纵向医疗服务体系,大型医院诊疗将逐步压缩普通门诊,大量医生要向基层转移,让医生和患者“下沉”。
当前“看病难”的根源是病人扎堆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眉毛胡子一把抓,有限的人财物力大量消耗在常见病、多发病上面,导致疑难危重症救治资源相当匮乏;小医院却是门可罗雀,轻病人吃不饱,重病人看不了,医疗资源严重浪费。有媒体做过调查,发现受访者中,有72%的人在社区医院就诊过,只有一半的被调查者患上感冒等小病会首选社区医院,近四成患者依然会选择二级医院甚至三级医院。
10月14日,北京市出台《关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医改的五大方面改革思路。其中,首提医院不分级,要建立“金字塔”型纵向医疗服务体系,今后,大型医院诊疗将逐步大幅度压缩普通门诊,主要看的是急难重症病人,大量医生要向基层转移。这一举措将在5年~8年内落地。饱受“赶集式看病”之苦的首都居民,有望顺着“金字塔”的坡度,逐一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医区间。
将医疗机构重新分级,使患者就医得到细化,表面上看不是难事儿,但在实操层面一直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国务院在2009年就提出了建立分级体系,但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来。病患心目中的基层医院,通常和“低级”画等号。他们认为,基层医院医疗人才稀缺、技术经验不足,医疗设备匮乏或不先进,报销手续繁琐复杂等,这导致他们即使是头疼感冒,也会选择往大医院跑。
此外,社区医生人手不足,也是制约其担当重任的重要原因。优秀全科医生的保有量,被业内视为分级诊疗的一个前提条件。国家卫计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8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万个。原则上,每3万人口~1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护比仅为10.76。按照国际经验,社区医护比应达到12或者13。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安贞医院全科医疗科主任王以新称,他所在的社区医院共有132名医护人员,只有几十名医生,而管辖范围内的人口却高达17.2万。
面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已经于2010年发布《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培养30万全科医生”的目标。但目前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般首选仍然是去三级医院,即使有心去社区医院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已经被细分了专业领域,很难在社区医院发挥价值。
长期以来,基层的医疗机构由于没有好的资源,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积极性。有专家透露,社区医生好像基层事业单位员工,干好干坏差别不大,甚至有个别社区医生为应对门诊量的考核,将原本一次就可看好的病分多次治疗。这样的状况很难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诊。由此可见,医疗人才能否顺利下基层的问题不解决,所有的规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患者的担心除了确诊外,还有对于所谓基础医疗和疑难杂症的区分。对于医疗知识相对缺乏的普通人,一旦病情发生恶化,最怕的还是转诊手续复杂,被医院拒之门外。
由于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很多病患为了治病,千里奔袭北上广看病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需要提升基本医疗服务,使各地的医疗服务相对均等化。实际上,除了北上广外,一些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医疗资源并不算薄弱,就看政府如何配置资源,患者的观念如何转变。这是“金字塔”“往下走”的另一层题外深意。要知道,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医疗资源的平衡,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5年~8年内能否完成如此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据了解,除北京外,青海、江苏、浙江等地都在试点分级诊疗,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也在实行差异化的收费和医保报销标准,并逐渐拉大差距,引导患者分流就诊。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称,各地医改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像青海,分级诊疗制度运行3个月后,就呈现出‘两升两降’的初步效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人次上升了12%,住院患者医保基金支出平均增长11%;三甲医院住院人次平均下降18%,住院患者医保基金支出平均下降14%”。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人们日常的病患都是由社区医院的医生处理的,这无疑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路虽长,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