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财政“五型机关”成为改革发展“软实力”
- 发布时间:2014-10-16 08:26:33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讯 去年陕西省铜川市在第二批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激烈角逐中成功入选,呈现了铜川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工作卓著成效,从中也体现了铜川市财政局过硬的作风和业务素质,展现了该局持续推行构建“学习型财政、创新型财政、廉洁型财政、文化型财政、服务型财政”文明和谐机关的扎实成效。
据铜川市财政局局长张耀民介绍,铜川市财政局通过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四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强有力的机关作风和业务建设,为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创造了多方面工作的辉煌。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省、市表彰奖励100余项,曾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省卫生先进单位、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式单位、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被评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和全市政风行风建设优秀、免检单位,连续14年被确定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
铜川市财政在构建“五型财政”,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中,尤其突出抓好财政人思想作风和业务能力的强化和提高,在创建文明和谐“五型”财政机关中探索出了有深度的做法。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做事有标准。铜川市财政局新制定以及修改完善财政管理制度50多项,公布财政系统行政执法依据60多项,规范财政管理与财政执法制度体系涵盖了全市财政权限和职能范围内制定的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社会民生事业、农业综合开发等14大类、150多项财政业务方面的规章制度。2011年7月,铜川市财政局被财政部授予“2006-2010全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实现了“事随财走”向“财随事走”的转变。财政人充分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实干、苦干精神,不断创新铜川财政之最,地方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18.89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1亿元,年均递增24.36%,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财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市财政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农”、教育、卫生、社保、就业以及救灾救济等民生领域重点支出以及重点产业发展支出得到了较好保障,实现了财政资金“事随财走”向“财随事走”、由“被动落实”向“主动服务”的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抓政策机遇争当排头兵。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制度改革,将财政资金在各银行的存放规模与其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直接挂钩,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了产业发展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2008年,与市发改委密切配合,争取成为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后,2013年10月又争取到了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
持续创新民生保障机制。建立了与物价水平联动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大幅度提高;通过不懈努力,在全省首家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同标准全覆盖。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和最高支付限额及报销比例,去年全面落实政策性提标,将基本公共卫生补贴提高到30元,将新合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贴均提高到300元,新农合政府补助资金到位率100%,使群众享受到了医保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实惠。完善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着力提高了救助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财政支持保障房建设中实行“直通车”资金投入创新方式,解决了20万群众的住房问题。全市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