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拿来“青苹果” 育成“苹果林”

  • 发布时间:2014-10-15 05:28:5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中有一个著名的“苹果理论”,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被认为是诠释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邵新宇说,高校科研成果被称为“青苹果”,好看不好吃。对企业来讲,技术成果不仅要求高性能,还需要有高可靠性、高性价比,成长为好看又好吃的“红苹果”。同时,还需要发展系列化、多元化产品,形成“苹果树”。一系列科研成果不断得到转化,就逐步形成一片“苹果林”。

  “青苹果”怎样走出实验室、变成货架上的“红苹果”?工研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军讲了一个故事。在广交会上,有一款备受青睐的智能机器人产品“易步车”,它的雏形是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小发明。工研院为该项目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科研团队,经过两年攻关,“青苹果”终于成熟,一位希望从传统模具行业转型的东莞老板看中了这个“红苹果”,出资500万元与工研院一起成立了易步机器人公司。“易步车”2011年开始量产,至今已形成3亿元以上产值,产品在全球80多个国家销售。

  “红苹果”又如何形成“苹果树”?拿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国家“863”重大专项成果——RFID全自动封装生产线的样机来说,工研院将这个“青苹果”开发成为“红苹果”,在珠三角企业投入使用后,又结合广东省发展物联网产业的需求,自主开发了电子标签、超高频读写器等核心产品,形成了全方位研发和产业化体系,从而使单个“红苹果”转变为物联网产业的“苹果树”,形成规模效应。

  从2007年成立以来,由东莞市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工研院就一直践行着“苹果理论”,已经把数十个“青苹果”培育成深受企业喜爱的“红苹果”,并通过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创办了19家企业,孵化80余家企业,形成了一片茂盛的“苹果林”。

  张国军告诉记者,工研院能够迅速且成批量地实现成果转化,得益于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种种优势——它是“三无产品”,无级别、无编制、无运行经费;它又是“三有产品”,有政府支持、有市场化机制、有盈利能力。这使它能够抛开束缚,大胆探索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的创新之路。张国军说,目前,工研院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投资兴建了43000平方米的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已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下一步,工研院将探索新型的孵化器运营模式,打造“孵化器的孵化器”,帮助更多“青苹果”长成“苹果林”,助力珠三角高端制造业发展。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