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怎样喊“别人的孩子”回家吃饭

  • 发布时间:2014-10-10 05:28:2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整个9月,许多人都为两样内地买不到的东西望眼欲穿、相思成灾:一是iPhone6手机,一是阿里巴巴的股票。苹果旗舰店前挤满了开门就抢的“黄牛”和“果粉”,而参加BABA路演的上千投资者排起了足足拐了18个弯的长龙,等个电梯都要半小时以上。

  眼看着人家又是坐地起价,又是“绿鞋”增发,转眼刷新了史上最大的IPO纪录;耳听着那边开市锣声一响,百富榜上诞生了第一位不搞房地产的首富,这边却是声声叹息和抱怨。

  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阿里巴巴这个“完美先生”本来是地道的国货: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长大成人、一口一个地管我们叫“亲”。是中国的2亿多活跃买家和800万活跃卖家,一单单成就了这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在线和移动商务公司”,如今却被拦在资本盛宴门外,据说连曲线打新的国内基金也铩羽而归。想想看,从此每次“败家”,都只为国外投资者贡献红利,情何以堪。

  掐指数数这些“国内赚钱、境外分红”的“身边的公司”,从早年的腾讯、百度、新浪,到最近的京东、当当、唯品会,已是很长一串名单。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数据显示,排名中国内地前十的互联网公司“流落”到世界各地的海外市值达2万亿元。

  “别人家的孩子”是让每个人都压力山大的一面镜子。让这面体格壮、成绩好、懂事早的镜子一照,我们总是显得身板孱弱、智力平庸、情商朴素。阿里巴巴此次在美高调IPO,无疑是给A股市场立起了一面镜子:看人家的股市实行注册制,鼓励创新创业;看人家的股市宽容度高,能接受“同股不同权”;看人家的股市走慢牛,行情那叫一个长……一句话,都是A股市场不争气,让阿里巴巴这样本来该煮熟在自家锅里的鸭子飞了。

  亡羊补牢未为晚。借此检讨得失、补足短板,确实很有必要。但仔细审视围绕阿里巴巴上市而起的众声喧哗,未必全部命中A股市场的真问题。比如说到上市审批周期冗长,阿里在几个市场之间打转儿,也没少耽误时间;比如说到上市财务标准过高,在阿里营收和利润连续数年翻番的业绩前,哪还有什么门槛?至于说到缺乏对多层次股权架构的包容,确实是A股比不上纽交所的地方,但这种建立在对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有充分把握基础上的高段位玩法,即使在多数成熟市场包括香港联交所也还是例外。

  所以说,真正的问题恐怕不是反思A股市场容不下阿里巴巴,而是阿里巴巴为什么放弃了近在眼前的市场。扒开阿里本土化的外衣看看就很清楚: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几轮融资都来自外方机构,马云在路演中的表述其实滴水不漏:“我们不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而是碰巧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

  这句话适用于很多身体里流淌着国际化血液的公司。资本的基因决定了他们在哪里上市。即使A股市场一夜之间抛弃审批制跨进注册制,即使A股市场在同股同权基础尚未夯实的时候就直接进阶VIE,BABA们来不来赴宴也是个未知数。

  “隔壁老马去纽交所敲钟了。”与股民相比,杭州的楼盘广告更精准地把握了彼此关系的定位。广告说:“此后的若干年里,我们小区将只出现两种人,去过纽交所敲钟的,和还没有去纽交所敲钟的。”

  与其总惦记着喊隔壁“别人家的孩子”回家吃饭,不如回家好好培养老马隔壁自己家的孩子。比如打牢保护投资者的制度根基,营造有利于长期投资的文化,实现从审批制向注册制的平稳过渡,让自己家的“阿里巴巴们”从一开始就得到充足的资本养分。不是有句因阿里巴巴上市而蹿红的话吗:“梦想还是要有,万一有天实现了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