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当“沙县小吃”带走了过半劳动力之后

  • 发布时间:2014-10-09 07:31:06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高文

  在国内许多城市,徜徉在街头巷尾,随意走走就可以找到一家沙县小吃店。

  近年来,6万沙县农民将小吃店开到全国各地,缔造了这座闽中县城的创业神话。然而,在靠小吃带动农民致富的同时,作为传统的国家商品粮基地,沙县也面临过半劳动力外流的现状,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形成农村的“空心化”。

  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不可逆转;另一方面,青壮劳动力流失,没人愿种地、没人会种地,新农村谁来建设?这片乡土谁来守望?

  信托公司实现“人走地不荒”

  初秋的夜晚,夜空中繁星点点,田野一片寂静,而在沙县富口镇姜后村种粮大户姜发灶家的院子里却灯火通明,烘干机在轰鸣。今年,他流转的2000多亩土地全部种植优质水稻,每亩要上缴租金300斤干谷,大约400多元,交完租金后每亩净利润500多元,2000亩一年的收入就是100多万元。

  “2011年,看到县里搞土地流转,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与了进来。没有信托公司的话跟农户签合同他会反悔掉。2007年流转土地都不要钱,2008年(每亩租金)100斤干谷,农户反悔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有了信托公司我就放心了。”姜发灶说。“今年流转的1500多亩土地租赁期限都在10年以上。他们都出去做小吃了,没空种田,听说我要种都很高兴。租金也不高,洋面田每年一亩200斤干谷;山垄田,前5年免租,后5年每年一亩100~200斤干谷。但我要帮助修好道路、沟渠,保证10年后交还的是清清楚楚的农田。”

  在沙县源丰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情况在信托公司的网上公示,包括土地的大小,种类和基本设施情况,也包括想要获得的租金收益。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农地属性以及农民承包权的前提下,沙县目前已实现土地流转近13万亩,占沙县全部耕地的65%,是全国土地流转率的三倍多。

  沙县农业局局长、源丰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声豪介绍说,沙县人口约26万,“沙县小吃”闻名全国,随着小吃产业的发展,全县9万青壮年劳动力中约有6万在全国各地从事小吃业,因此,全县不少乡村一直以来都欠缺青壮年劳动力,不少农田处在闲置状态。“人走地荒”这一难题在沙县凸显出来。1996年,沙县开始出现民间土地自发流转。但土地流转中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至:租赁方经营不善时,农民田租得不到保证;租赁方也担心农民随时收回土地,不敢加大投入。为保障双方的利益,2011年沙县成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有限公司。

  “福建多山,一般一户人家最多仅有几亩责任田,业主要想流转几十亩责任田,就需要跟多户村民谈妥协议,过程十分繁琐。”2007年前后,邓声豪先后担任沙县富口镇镇长、党委书记等职。当时,他亲历了土地流转中的一些问题。由于种植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当年,有承租人遭遇虫害,投资打了水漂,没钱付租金,便选择了“跑路”。“找不到承租人,农民就只好找政府了。”邓声豪介绍,这种情况最终只能由政府埋单。此外,也发生过部分村民单方面毁约的现象,给承租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源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块土地通过信托流转出去要签4份合同。按照程序,农民在村委会签字登记,村委会将土地统一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将小块的土地平整成大片后出租给租赁方,获得的租金由信托公司统一分配给农户。

  可否让土地流转既能在市场经济中规范起来,又能避免政府的行政行为过度干预?2011年5月,经过反复推演,沙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从财政拿出150万元做资本金,分别成立源丰、金茂两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并在全县的11个乡镇设立分公司。运营的基本思路是,各个村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将本村农地经营权统一信托于两家公司,受托后两家信托公司再统一向外来承租农地的农业大户和农业公司进行流转。

  “资本金是专门负责先期向农民预付和垫付土地流转保障金及收益,万一发生违约行为,也将由公司统一负责向承租人追讨。”邓声豪告诉记者,“实际上,就是在他们二者之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双方经营中可能出现的责任,将不再由政府而是改由公司承担。”

  信托公司是怎样日常运转的呢?“两家信托公司成立后,沙县把全县的农村耕地位置、大小、基础条件、流转标准等情况汇集起来,通过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统一对外招商,全县土地流转速率由平均2~3个月,缩短至一周左右,大大提高了农时利用效率。信托制度推行两年来,再未发生过一起违约事件。”邓声豪说。

  新型农民驰骋田野喜“淘金”

  初秋,从沙县城关向西向北,富口镇、高桥镇、夏茂镇等,一路走来,稻浪翻滚,好一幅丰收的图画。

  下午三点多,俞永椿正驾驶着收割机在地里忙碌。俞永椿说:“一天下来可以收割100多亩水稻。”汗水湿透了他的社服。他今年32岁,从福建师大计算机系毕业后曾在三明农校教了5年书,如今他成了职业农民,也是沙县最大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

  俞永椿所在的夏茂益鑫农业合作社,盘活流转了附近十几个村的万亩土地,去年总产值1100多万元,利润近200万元。而他和父母名下就流转了700多亩土地。作为合作社的农机操作手,在这收获的季节,他也是马不停蹄。“如果不依靠机械,这一天的工作量过去得雇30个工人才能完成。一年下来,除了自家收成、日常工资外,他和家人还可以在年底领到十几万元的分红。”

  “种田要赚钱,一是上规模,二是上机械。”对于自己的农民生活,俞永椿深有体会。

  同样的话,出现在高桥镇海泉家庭农场农场主徐邦泉口中。通过改造和自制机械,徐邦泉家中拥有玉米播种机、收获机、旋耕机等9台机器,他和儿子两人在村里200多亩最差的河滩地上种土豆和玉米,去年纯利润50多万元。“我们买的是北方的农机,没有补贴,但还是值。”徐邦泉的儿子38岁,原来在外面开货车。“很多机械都是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很好用。当个职业农民,只要天时好,致富不是问题。”站在三层楼的新楼房门口,小徐自信满满。

  “劳动力外出,客观上使土地具备了流转的条件。再通过新技术、新农机等发展规模经营,可以获得远高于过去的经济效益。”沙县农业局局长邓声豪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政府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扩大效益。“我们的目的,就是吸引这些想种田、能种田的职业农民留下来,帮助他们实现‘有利可图’的发展愿景。”邓声豪告诉记者,如果以传统方式种养,在农村务农的效益已低至多数人都不愿意从事的地步。过去,散户农民种水稻、玉米等作物,扣除农资成本上涨因素,亩均净利润是185.2元左右。按照户均7亩地、夏秋两季都收粮计算,每年种粮净利润还不到2600元。而在小吃店打个杂工,每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如何让土地产生应有的农业价值?沙县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县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2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家庭农场商标注册、生产设施建设、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等。截至目前,沙县已落地农业规模项目126个,农民自发成立的合作社达到183个,家庭农场达到38家。

  观念更新家门口创业增收

  在沙县虬江街道柱源村,村民蔡荣添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租下了120亩农田,改造成了大棚花田,种植香水百合。柱源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起了一家现代农业示范园,蔡荣添的花田正在园内。

  蔡荣添的花卉大棚里,已经安装了自动灌溉系统和自动监控系统。如果客户想了解蔡荣添的花卉并下单订购,只需通过登录他的公司网站即可实时查看监控直播,了解香水百合的生长情况,并在线下单。这项技术是在县政府支持下的农业物联网项目。邓声豪介绍,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由于信托公司挂靠在农业局,因此,县农业局往往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带动性较强的农业企业,并为他们争取一些项目。拿到项目扶持资金后,企业则还需要分批返还部分资金。

  更令蔡荣添心动的还是贴息贷款政策。“贷款了约400万元,正常情况下利息要接近30万元一年,但我享受了大约24万元的贴息。”蔡荣添算了这样一笔账。农业企业贷款困难的情况一直存在,而在沙县,县财政每年拿出至少200万元用于贴息,对于一些涉农贷款的基准利率进行补贴。

  事实上,对于沙县政府方面而言,目前正在鼓励农民以“加盟”的方式与农业企业合作,推广“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蔡荣添的花卉公司目前已拥有近40人的加盟商,大多是本地农民。这些合作者除了种植花卉之外,还种植了中草药、蔬菜等,由蔡荣添统一提供种子,并统一回购。

  而对于农民老张来说,土地流转之后,他不再经营自己家的责任田,年过6旬的他,也不再愿意背井离乡,外出经营小吃。于是,老张夫妻又进入蔡荣添的花卉公司打工,成为花农。老张一家原有3亩多责任田,流转后每年能获得价值近2000元的干谷。“另外我们夫妻俩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还有3000多元。”老张算了这样一笔账。在他看来,能够获得一份工作,比以前单独出租责任田,收益显然高了很多。

  工商资本回归故里来“务农”

  “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还是要吸引工商资本‘务农’,这才是拉动农民致富和吸引农民回归的高速引擎。”邓声豪说。

  “乐子鸡蛋,什么都好,就是太贵。”这句很牛的广告语,背后是沙县大通农牧公司对于品质的自信。大通农牧公司董事长李学财是沙县凤岗街道际核村人,初中毕业后,在外闯荡多年,回乡后盯准了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

  随着规模的扩张,该公司也引进了和“散户”合作的机制。“我们把鸡苗养到100天后,提供给农户,这之后饲料以及疫苗都由公司提供。一只鸡卖给农户价是30元,我们回购是35元,再加上鸡蛋的利润,养殖1万羽就可以挣20万元。”李学财说,这么算下来,农户一年挣到的钱不比在外面做小吃少。

  同时,区别于以往的“农户提供产品,公司负责收购”的简单联结机制,大通农牧公司在每个散户的农场都占有25%的股份,控股是为了保证鸡蛋的品质。此外,这种合作也有利于农户申请贷款,在当地农商银行,由大通农牧公司出面担保,每个农户可以贷到2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

  “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中间一定要经过职业‘大户’。而‘大户’与农户之间只有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保底收购、股份分红等方式,才能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分享加工销售收益。”邓声豪介绍,未来这也是沙县扶持农业发展的主打方向之一,县委、县政府将研究出更多相应配套政策,助力该模式的发展。

  沙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叶爱认为:沙县小吃产业的发展,解决了沙县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的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通过外出经营沙县小吃,不仅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也有效增进了一部分城乡居民的资本积累,实现了“二次创业”。随着大批农民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大量土地闲置抛荒,县委、县政府及时把握这一趋势,选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转让、出租、承包、互换等方式把土地向种田能手、种养大户集中,推动了土地规模集约经营,促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沙县小吃业已形成了一系列的配料生产、加工企业和服务网络,促进了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沙县作为一个山区县,农民固有的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现象,通过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经济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大大增强,见识广了、思路活了、胆子大了,这种思想解放带来的效益更是难以估量。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