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都市新农夫》系列报道:公司高管辞职,到郊区租大棚、种蔬菜

  • 发布时间:2014-10-08 14:3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记者 王浩 实习记者 张艺萌):一位农资公司高管、一位农科院研究员,一位种子公司技术员,为了一个共同的农业理想,三人辞职,在北京郊区租了30个蔬菜大棚,开始了创业历程。但第一年投入的资金全打了水漂,第二年勉强持平,而第三年他们开始了反思、转型。经济之声特别策划《都市新农夫》为您讲述,这三人种菜的酸甜苦辣。

  鲁国顺:每一个大棚应该是一亩二分地,然后这个西红柿是在3000株,12月份中旬这个可以上市了。主要是销到北京市场。大概产量就在1万5千斤左右吧,按照那时候的价格的话,大概在差不多2块钱一斤吧,(一个大棚)3万块钱的产值。

  给记者算生意账的,是北京格农科技公司总经理鲁国顺,他干过5年记者,还在一家大型农资公司当过董事长助理,但在2012年,他辞职了,在河北涿州承包了30个阳光大棚,开始种菜。他的创业团队中,还有一位农业硕士和一位资深种子技术员。

  公司成立之初,三人创业小组意气风发——都是大学生,还都干着跟农业相关的工作,见多识广,去种菜还不是件手到擒来的事儿?

  鲁国顺:一开始我们想这还得了,凭我们这个团队,那决定就是说先搞个三五十个,如果行的话,我们就把这个基地全部弄下来,两百多个棚,两千多亩地,自己种,甚至想去把农民的土地流转、全都集中起来我们种,农民就帮我们打工就可以了,当时想着这么规模化的话效益也应该不错啊。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种菜三年来,一共投入了300多万,却没见着回头钱,第一年亏损,第二年持平,今年则有望实现盈利。鲁国顺这才明白,“干农业不赔个两三年是做不下去的”。他感叹,千万不要把农业想得太简单,首先遇到的就是管理难题。

  鲁国顺:对于农民的管理这一块,确实和工业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你比如说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请了一个队长,但是工作了大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我觉得这个人力方面还是有点欠缺,我们就想给她调一个岗位,但是她不能理解,就觉得她没法在村里面去面对村民,让她很没面子,就要在那里扯皮,还要干扰生产。

  除了管理,自然风险更加难以预测。类似去年的雾霾天,或者是一场意外的暖冬,都有可能导致蔬菜市场价格的极度混乱。

  鲁国顺:大部分的农产品特别是这种时令性的农产品,如果价格不行的话,可能很多情况下,还是把它倒掉,或者说直接打在地里,这是它最残酷的地方就在这里,你会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都会化为乌有,那一瞬间的话,你要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话,你都会疯掉,那都是你付出了成本收获的东西啊,但是它换不到钱。

  有了这些教训,鲁国顺他们也在反思: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难到真要挽起袖子跟农民比种地么?后来终于想明白了,在种植环节,你再努力,也赶不上一天24小时全心全意种地的农民。于是经营思路开始向农业服务转型,给农民提供产前农资购买、产中技术指导以及产后的市场对接。

  但鲁国顺仍然坚持要在农村经营一定数量的蔬菜大棚作为示范,因为他更加理解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农民讲得是眼见为实,想要说服农民,那必须得先干出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出来。目前,鲁国顺的蔬菜大棚产量要高出普通大棚30%-50%,而示范效果已经初见成效,正在给周边20个多村的1万多亩蔬菜提供技术服务。

  鲁国顺:我们的一个口号就是“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干”,你必须带着他,让他看到这个实际是怎么操作的。我们把基地建在田间地头,而且我们的人就在村里住着,不是说今天去了,明天就走了,他随时都可以到你的田间地头去,给你提供服务。

  鲁国顺说,类似这样城市和乡村、工业与农业文明之间观念差异而导致的误解、纠纷,如果不亲身实践,是根本无法想象和理解的。而有了这三年的碰壁和经验,他们也在尝试将传统公司化管理模式跟农村、农民的习俗相嫁接,以求更接地气。对于未来,鲁国顺说:

  记者:你从事这个事,到目前为止您后悔吗,还是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去上班呢?

  鲁国顺:说心里话的话,有时候真有这种退缩的想法,但是一想想呢,感觉又好像看到希望,做农业是一件非常快乐、非常健康的事情,因为它总是让你看到绿色、看到丰收,虽然有时候丰收不能产生很可观的效益,但是你看到那个西红柿挂在枝头,红彤彤一大片,人看了之后心里非常舒服,有一种内心的喜悦。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