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门票何时逢节不涨?

  • 发布时间:2014-10-08 03:29:37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王志彦

  每到长假,总有一个话题绕不过,那就是“逢节必涨”的风景名胜区票价。今年,这一话题的热议从节前延续到了节后。

  景区为何敢在全民放假之际,冒口诛笔伐之险涨价?据说,这都是被成本逼的。比如,此番涨价的玉龙雪山景区就在听证会上称,景区目前经营状况不佳,过去三年门票收入减去支出是负数,25元的涨价幅度是合理的; 丹霞山景区也表示,员工工资要涨、景区设施要完善,仅用于申遗和创建5A级景区就投入了1.5亿元,资金缺口非常大,现在每年需要向银行偿还千万元以上的贷款本息。

  乍一听,景区涨价似乎真是迫不得已。但同样面对成本问题,并不是所有景区都依赖“门票经济”来消化。比如,杭州西湖景区自2003年免费后,每年因此减少门票收入2500多万元,但公园免费带动了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不仅弥补了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其成功之道就是从市场出发,把景区生存发展纳入旅游产业链的市场大局。

  景区门票“逢节必涨”的节日病,说到底,是部分景区经营者、管理者缺乏经营思路的开创性远见,没有从旅游产业链上做深做大,习惯躺在“门票经济”上维持景区发展。而从更深的层次分析,景区门票要做到“逢节不涨”,不能仅靠经营者转变思路,关键还在于制度创新。

  景区门票涨价,都说是成本推动。不过,所谓的成本,水分有多大,谁也摸不透,从未看过哪个景区在涨价前,公开亮一亮其内部的成本清单,更未见有审计部门,对某个景区的管理成本,来一次全面审计。因此,有必要为景区制定“成本+合理利润”的价格机制,同时要求这些景区定期公布第三方审核的财务报表,使其经济运行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在国际上,对于风景名胜区多实行国家统一管理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只有打破地方利益的羁绊,对重要自然和文化资源实行国家直接管理,才能建立健全的景区资金保障和财务监督体制,使景区低票价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