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黄金周旅游 肥水为何外流

  • 发布时间:2014-10-07 14:02: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十一黄金周行将结束,在这几天里,一条新闻应当引起关注:2014年我国旅游贸易逆差将达到1000亿美元,拿了个“世界第一”,大批游客选择把钱花到国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下降了2.8%,国内旅游的收入也在减少。

  十一黄金周的一些数据,似乎在为这个逆差增添注脚:九寨沟、西湖、故宫、黄山等景区的游客明显下降,去年十一曾出现九寨沟游客滞留,而今年,一些游客已经对人少感觉到“意外惊喜”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境游。首都机场一位值班经理在黄金周中期接受采访时说:截止到目前,出行人数大约23.7万人,其中出境游客就达到13万人。而广东省十一的出境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三成;天津出境游的市民比去年增加了两成……

  很显然,国内旅游景区正在逐渐受到冷落——尽管依旧是人山人海,但有消费实力的人群,正逐步把消费重心转向国外,这对中国旅游业来说,是一声“狼来了”。出境游和国内游,越来越像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概念。差距的增加无疑是危险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内景区风景不够优美吗?是因为人文景观历史不够悠久吗?显然不是。

  其实就是因为时代变了,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挤到景点前拍张照片那样的旅游方式,他们开始注重休闲、购物,有了度假的概念。而国内旅游的管理者,只满足于人流依旧拥挤,满足于以量取胜。因为满足,所以没有了改善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游客采取落地签乃至免签政策的时候,国内的景区门票却是一片涨声,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达到百元以上。

  很多国家的街头出现中文标识,旅游业、整容业、商业在为中国游客加班加点,各种免税店如雨后春笋的时候,国内一些地方则在提高出行成本,甚至搞起轮渡本地人和外地人价格有别。每个人都知道,要做好生意,首先就是消除贸易壁垒,但在国内却出现了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制造地区间的贸易壁垒来控制人数,显得相当不友善。

  国内游的价格成本居高不下,可提供的服务却乏善可陈。多年来,昂贵的住宿与餐饮、辛苦的旅行、拥堵的交通以及不透明的商品税收屡屡被诟病却一直未见改观。昨天,新华社又发表文章称:“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甚至‘地摊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

  这些都让国内游显得过于辛苦、乏味、不值,转而把目光投向便宜、方便、风光迥异的国外。

  到了反省和改变观念的时候了。需要改变的不仅是景区所在地,还有旅行社甚至其他相关的行业。如何把景区办出特色来、如何让可去的地方增多从而进一步分散人流、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设计提供不同的产品、如何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如何既吸引消费又控制人流?

  这些问题可能对某些管理者来讲,过于高深了一点,但如果不做变化,继续满足于粗暴的涨价和落后的管理,那么很有可能把更多的人“赶”到境外去旅游,大好的市场,怕是要拱手让人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