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托举田园梦想
- 发布时间:2014-09-30 02:51:2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刘久锋任璐
数千年前,湄江水从贵州遵义的东北方向顺势而来。流水汇进乌江、湘江、长江,催生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经过遵义东面的峡谷时,它冲刷出一个倒U字形的弯道。这个弯道形似人们欢笑时舒展开的眉毛。这启发了为城镇命名的官员,“湄潭县”由此得名。
今天,那里的人们正在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回馈这些古老的历史,并再一次阐释了这个地方名字里的美好寓意。
一片茶叶的传承
在狭长的湄江河北岸,一片18.76平方公里的厂区铺在交通干道两侧。一个车间内的生产线专门加工湄潭当地的绿茶——从光波杀青提香,到智能风选,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
这样的设备曾经让来自东部城市福建武夷山的茶业专家惊叹不已。“真没想到。”他说,而原因是“在贵州这个地方”。
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分布着广泛的喀斯特地貌。交错的地质断层,让这里遍布山峰沟谷,零碎的坝地镶嵌在丘陵之间。相对于平原地区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大自然给湄潭设定的条件,刚够上了及格线。
但是,湄潭人并不希望被自然束缚。他们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决意要把劣势变成优势。距离湄潭县城东北方向十公里,核桃坝村的茶农田仁慧,感受到这种变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所在核桃坝是全县出了名的穷山村。村里水利失修,严重缺粮。当时的村支书何殿伦说,再勤劳苦干,也锄不出“金娃娃”。
出路就在种茶。这一点上,湄潭有着天赋的优势: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
核桃坝村的茶业始于5.5亩土地。当年,村支书何殿伦带着3名大队干部,试种了5.5亩茶树。
之后靠着肩挑背扛,四处推销,迈出种茶卖茶的第一步。几十年光阴逝去,在这5.5亩土地上,成长出国家级金奖绿茶“湄洲翠芽”。这片茶叶,改变了核桃坝村的历史,也改变了湄潭的历史。
“希望在茶、成败在茶、出路在茶。”湄潭县上下把这句话当作共识。
2013年,湄潭茶业综合收入达到41.2亿元,“湄潭翠芽”品牌价值达12.27亿元。“中国茶城”正式开市,“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公园开门迎客。湄潭还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叶籽产业发展示范县”。茶业已经成为湄潭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对于田仁慧来说,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因为产业兴盛,采茶季节,她每天清晨上山,一上午能够采茶15斤左右。到了傍晚6点,村里茶青交易市场的钟声准时敲响。这是她和茶农们卖茶的时间。“田头有了交易市场,方便!”田仁慧脱口而出。
过去几年,湄潭县根据茶产业发展需要,按每万亩一个的规划,投资修建了五六十家这样的交易市场,实现了茶区全覆盖。这个市场,集中着农户和经销商。湄潭县农牧局副局长陈勇说:“集中交易实质上是对茶农的一种保护,农产品在原产地实现自由流通,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效益。此外也便于快速检测农残,保证茶青质量。”
新的交易机制,给田仁慧带来更多收入。“以前田头交易时,被茶商随意压价的情况没有了。”今年,她家的9亩茶园,将带来将近8万元的纯收入。
老支书的故事还在流传,而新生的活力也在不断注入。今年6月,来自农业部的机关干部何绍周来到核桃坝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未来一年,这位经济学博士的工作任务之一,是要在核桃坝这个“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现代职业茶农培训基地。
倚靠茶产业的迅猛发展,早在2010年,湄潭县就被授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殊荣,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4年来,从产业集群到品牌带动,从高效设施到人才引入,湄潭农业不断升级“蜕变”。而悠久的传统,现代化的力量,还将继续合力改变湄潭。
以科技为力
从核桃坝村往西,高速公路旁的广告牌上,展示着湄潭对茶叶的信心:一生只等一壶茶。
信心源自核桃坝村这样的天然生态种植,也来自毗邻县城的60万亩现代高效茶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的种子在这里发芽。
“可别小看这些茶苗!”走进示范园的智能玻璃温室,园区科技特派员张顺福会强调,“它们中有的是从湖北、浙江等地空运来的,有的是本地濒临灭绝的品种。”来自全国各地的10余个优质茶种,一旦选育成功,就移栽到大田推广。
虽然是内陆的一个小县城,但湄潭深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示范区与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等科研机构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推广茶树花加工、茶园绿色防控及气象观测等高新技术。同时,还取得了18项茶叶科技创新成果。
科技也在改变茶叶等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茶叶示范园再往西,是贵州省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全省唯一的食品工业园——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和其他工业园主打生产工业品不同,这个高科技园区则离不开“农”和“绿”两个字。
“湄潭是典型的农业县,几乎没有矿产资源,唯一的资源是生态。招商引资、发展产业,都必须围绕这两个字。”陈勇说。
为此,园区设置的准入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一律不予引进。近年来拒批的3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达70多亿元。“要说不心动是假的,但考虑到环境一旦污染,未来花再多的钱也修复不了。”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管理处处长唐小宇解释说。
坚持生态和环保底线,围绕绿色农产品资源做好深精加工,有效延伸产业链,园区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而借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优势,以工业带农业、农业推产业,在园区培育农产品产—供—销一体的加工企业集群,湄潭走出了一条农业县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园区入园企业达86家,辐射各类产业基地300多万亩。成功引进了厦门以晴集团茶叶籽油综合循环加工利用、浙江正泰集团茶叶综合产业园等总投资近30亿元的大型项目落户。
做了10多年茶叶生意的阳春白雪公司副总经理黄剑峰深有感慨:“农产品加工企业占据了园区的‘半壁江山’,既不用担心污染问题,也方便同行间互通有无,抱团取暖。”
外来的财富
“走,到湄潭当农民去!”——每一位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森林覆盖率超过60%,48万亩茶园染绿,3.6万栋黔北民居点缀山水间,雅致的田园风光,多元的民俗文化,对城市喧嚣中倦怠的人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从他们惊叹的目光中,湄潭发掘到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打造乡村旅游业。
开发自然生态游,开展特色农业体验游,发展民俗文化观光线路,多元旅游项目在湄潭全面开花。农民建采摘园,办农家乐,开客栈,乡村旅游业让他们的腰包鼓了起来。2013年,湄潭共接待游客1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5亿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随着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来到湄潭的还不仅仅是游客。适于人居的生态,持续向好的农业发展,还引来了像张兴田这样的“职业农民”。
56岁的张兴田,两年前来到湄潭。过去,他是成都市龙泉村有着30多年种植经验的“桃王”。而现在,在距离县城仅1公里的桃花江两岸,他和20多个果树专家一起,管理着7000亩精品水果基地。尽管已经56岁,但他说自己要做的是“职业农民”。
张兴田只是湄潭挖掘资源潜力、拓展产业思路的一个缩影。发展新兴旅游业,湄潭相信“事在人为”。近几年来,通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规划打造万亩茶海、十里桃花江、茶文化主题公园等景区景点,湄潭不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农业投资者、职业农民扎根创业。
湄潭东南部,云贵山无公害茶叶基地里,27岁的古杰也敏锐地感知到这个机遇。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他,从小生长在贵阳,从没有想过会到乡间“务农”。今年3月,一则被称为“史上最牛茶农招聘启事”,把他留在了茶园。招聘启事给他的条件是:豪华别墅,50亩茶园10年经营权,年薪15万元。他打算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营销策略,将这里绝好的生态环境展示给更多的人。
这一切让湄潭从里到外发生着变化。从传统的茶叶起步,发展无公害生态种植,建立交易渠道,打造特色品牌。之后依托现代科技,优化选种育种,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绿色生态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而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农民的腰包更鼓,还得以借此筑巢引凤,吸引资金、留住人才,为乡村的未来发展积累持久的动力。湄潭以现代农业为根基,阔步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它积累的这些成果,足以让人喜上“湄”梢。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