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融情聚爱暖天山

  • 发布时间:2014-09-29 05:52:4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沧桑一甲子,辉煌60年。

  60年前,从硝烟中走来的一支解放军部队挺进西北边陲,10万官兵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亘古荒原上开出“军垦第一犁”。

  屯垦戍边,融情聚爱,情暖天山。60年来,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在忠实履行使命,在增进民族团结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天山南北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壮歌。

  在北疆巴尔鲁克山,九师161团医院副院长梅莲如一朵雪莲,绽放在西北边陲。她翻山越岭,顶风冒雪,策马疾行,为山区少数民族农牧工和哈萨克族牧民送医送药,救死扶伤,诊病治疗,被各族群众称为马背上的“白衣天使”。20多年来,梅莲共接诊7万余人次,自掏腰包为患者垫付医疗费4万多元。

  在南疆昆仑山深处,十四师一牧场政法办主任张永进像一棵青松,扎根基层,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喜喜连长”。距策勒县城约110公里的一牧场,是兵团最偏远的团场之一,与地方4个乡镇交错相连。张永进精通维吾尔语,把群众当做亲人,为他们排忧解难。群众遇到难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喜喜连长”。

  梅莲和张永进是兵团广大干部职工践行民族团结的杰出代表。60年来,兵团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民族团结的先进模范,已有30余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个人受到国务院和国家民政部门的表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指出,民族团结是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也是兵团发展的生命线。兵团从组建之日起,就把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作为根本宗旨,民族团结成为兵团的优良传统。

  长期以来,兵团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丰富了促进民族团结的载体。今年,十三师制定出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年规划》,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常态化,并细化分解为多项指标,对各团场进行考核。规划提出,至2016年全师各团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合格率达到80%,到2018年达到100%。未来4年,党的民族政策知晓率达95%以上。

  9月19日,由十三师火箭农场投拍的微电影《情暖东天山》首映。这部影片以该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付江录为原型,讲述他20多年真情帮扶40多位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火箭农场党委书记、政委赵来疆表示,“艺术是宣传、促进民族团结的有效载体,今后农场党委将继续培育、挖掘先进典型,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予以弘扬,凝聚正能量。”

  通过60年的发展,兵团吸纳了众多少数民族职工。目前,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占兵团团场总数的20%以上,人口占兵团总人口的14.5%。为帮扶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加快发展,2012年4月,兵团出台《关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累计投入资金56亿多元,实施项目365个。

  十四师皮山农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少数民族人口占98%。受益于兵团优惠政策,最近两年面貌焕然一新,“正在成为幸福绿洲”。农场职工买买提·艾力对记者说,现在有兵团部门的支援,有兄弟师市的支援,还有北京市的对口援助,农场一年一个样,职工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一些团场开展了“结对子”、“一帮一”等活动,促进各民族职工共同富裕。帕米尔高原上的三师托云牧场,少数民族职工缺乏种植经验,汉族职工就手把手指导。同样,少数民族职工也把养殖经验传授给他们的汉族“亲戚”。职工杜凤云说,各族职工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蔚然成风。

  回望60年,融情聚爱暖天山。站在新起点,兵团人又将奋笔书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