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超级稻育种取得新成果
- 发布时间:2014-09-29 03:32:1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经过科研人员多年不懈攻关,由“京宁2”、“京宁3”、“京宁7”和“京宁14”、“京宁16”系列组合而成的耐盐碱节水抗旱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在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培育成功。
据了解,“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项目是实现“绿色超级稻”少打农药,少施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重大农业项目。
针对宁夏水稻生产中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现状,宁夏农林科学院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水稻育种首席科学家黎志康带领的团队,从2008年开始通过联合实施宁夏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业部948项目、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计划863项目等,培育出了“京宁7”、“京宁14”等一系列耐盐碱绿色超级稻新品种(系),累计示范推广面积3万多亩,提升了宁夏水稻育种技术水平,促进了宁夏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据自治区农科院专家介绍,这些新品种具有节省亩用种量、增加产量、提升品质、改良盐碱地、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维持温湿气候环境等特性,并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为宁夏乃至我国耐盐碱水稻育种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黎志康表示,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合作培育节水抗旱、耐盐碱绿色超级稻品种,节水抗旱绿色超级稻的育种达到节水30%~40%,产量与本地对照品种相当或更高,抗病性好,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耐盐碱绿色超级稻的育种目标为选育出适宜土壤全盐含量在0.4%以上种植的耐盐碱品种,产量比本地对照增长8%以上,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农科院谢华安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水稻创新团队利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相关基因聚合,结合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实际,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这些新品种,全面提升了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认为,从全球单位面积的施肥量进行比较,中国的施肥量远高于发达国家,通过化肥、化学产品增加产量已不可行。高投入、高产出,同时也造成了高污染,这为绿色超级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宁夏开展培育节水抗旱、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工作时间短,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耐盐碱高产优质新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将较大幅度地节省亩用种量,增加亩产量,提升大米品质。张启发表示,宁夏发展培育节水抗旱、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工作成效显著、潜力巨大。中国科学院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培育和推广示范力度,共同推进宁夏水稻育种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本报记者张国凤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