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书画圈头衔买卖存“猫儿腻”:是评奖还是买奖

  • 发布时间:2014-09-24 08:35:31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陈丽君

  如果“有幸”接过某些书画家的名片,绝对会令你眼前一“晕”!各种虚虚实实的职务和头衔五花八门,不乏许多美术机构会员、理事,甚至有些头衔高得吓人,如“联合国大师”“亚洲勋章”“世界某艺术组织负责人”等。业内人士表示,花钱买荣誉、奖项在许多比赛和评选中已成为潜规则。那么,谁在为这类“获奖画家”“职称画家”颁发这些虚构的头衔?其假荣誉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利益链?

  是评奖还是拿钱买奖

  在书画界,艺术展览、大赛评选原本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对于身居幕后、潜心研究艺术的书画家们是一次难得的展示机会,可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和评选已经“变味”了。如某组委会评选出来的所谓“十大德艺双馨艺术家”,该评奖组委会对外称联合“中国画院”“中国当代诗书画研究中心”等多家国家级主办单位,将颁奖放在钓鱼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等,表面看似冠冕堂皇,实则大相径庭。前段时间就有报道称,某画家应邀参加“共和国脊梁——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称只要参加者缴纳9800元“会务费”便可获奖。该画家拒绝并表示,此行为不是颁奖,而是卖奖。而后,有网友称“共和国脊梁”在10年前已开始评选,当时的价格是3600元。

  “现在某些民间协会组织的书画评选活动已经沦为利益买卖的工具,价格从几百元到数万元,头衔分量与价格密切相关,按照价格可任意挑选各级别的奖项。”某位知情人士说。

  评奖缘何成为香饽饽

  放眼全国,今日被冠以“大师”“名家”“领袖”称号的人,多于以往任何时代。大师多如牛毛,致使“大师”称谓在中国几乎成了负面流行语。一位书画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没有大师就包装大师。“现在评奖活动太泛滥,大多是一些社会机构组织举办的,并且用各种方法‘圈钱’,包括收取会费或者会务宣传费等”。书画家“被获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亦有一些书画家主动花钱买奖,这也是当代书画界有这样的需求所致。

  书画圈内有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比如重头衔而轻艺术,美协会员高于非美协会员,画院院长、美协主席高于一般画家。业内很多德艺双馨的老画家水准很高,但由于某些条件却难以加入协会,而有些书画家年纪轻轻就通过各种手段和资源挤进书协、美协,因为一旦有了这些头衔,其作品就有了市场定价,往往会比以前暴涨几倍甚至几十倍。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大家的判断力,听头衔大小而买画。如此一来书画界好名成风,入了协会还要加入圈内成立的难以尽数的画派、团体,没有头衔的争相以各种手段获得头衔,甚至出现了花钱买头衔、职务,借各类评奖机构为自己脸上“贴金”的现象,这种需求也变相催生了这个市场,导致真真假假各种奖项越来越多,缺乏权威性。

  正如有新闻称,某画院院长竟然得了“文华奖”。众所周知,“文华奖”是舞台艺术奖,按理说是不会颁给书画家的,其实,背后是不法分子冒名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违法颁奖。这些在幕后操作的利欲熏心、别有企图的各种主办方、出版商等商业机构受到利益的驱使,只要书画家愿意出钱,不讲求真才实学、书画功底、人生阅历、专业水平,就可以让书画家获奖、让其“成名”。

  评奖泛滥如何遏制

  业内人士表示,真正的评奖活动是不应该收费的,像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全国美展,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在书画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艺术家的头衔应该由正规的国家级艺术机构颁发,从地方协会到国家级的协会,这些国家级机构每年都会组织不同级别的书画活动,并提供一定数量的会员资格,而这些机构认可的头衔身份在业内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著名画家顾大明说。

  对于书画头衔的评选乱象,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于志学表示,一方面国家级艺术机构评选要遏制评奖泛滥,另一方面要靠书画家自律,参加正规的书画评选活动,同时不要迷信头衔、奖项是万能的。说到底,书画家最终还是要凭自身作品中体现的价值说话。

  有专家指出,对于书画家来说,他们需要一个可以安心创作的平台,而另一个包装、推广作品的平台,可采取与画廊、经纪人合作的方式更妥当。艺术作为一种产业,产、供、销的程序都要艺术家一个人去完成是不可想象的。

  (原载《北京商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