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保本型理财产品发行占比或上升

  • 发布时间:2014-09-22 04:32:0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理财头条

  眼看三季度末即将到来,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高峰却并未到来。为了约束商业银行的存款“冲时点”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负债端的规模波动所产生的风险,最近,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36号),引导商业银行改变对于存款的绩效考评制度,增设存款偏离度指标,也对理财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利率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被压抑已久的商业银行存款急需寻找更高回报的出路。一时间各类型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纷纷加入到资产管理大军之中,“抢钱”大战愈演愈烈。也催生了季末高收益理财盛宴。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禁止理财产品倒存

  “拉存款”在各家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中的重要地位越发显著,特别是在存贷比的考核压力之下,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利用各种手段突击吸收存款。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倒存,就是关键时点“拉存款”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也是236号文明确禁止的其中一个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的方式。普益财富分析指出,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倒存,是指银行有意设计不合理的期限结构,将发行和到期时间集中于每月下旬,于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

  监管规定的禁止通过理财产品倒存,所指的理财产品主要是非保本型,银行利用理财产品进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相互转化与相互配合。由于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有几天至十几天不等的资金募集期,这段期间所募集的资金仍算是银行活期存款,因此理财产品突击发行于月末或者季末,能够带来可观的存款规模,尤其是银行跨月或者跨季发行高收益短期限产品。

  而月末或者季末集中到期的理财产品也能够达到增加存款的作用,如果到期时点与高收益产品的发行时点做好衔接,那么到期产品的资金将继续留存在同一家银行内。事实上,月末或者季末大量理财产品的到期与发行共存,就是一个将“理财变为存款再变回理财”的过程,普益财富统计分析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这短暂的期限内会发生理财规模与存款规模此消彼长的现象。

  理财平均定价水平未必下滑

  在明确不得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倒存的基础上,236号文引入存款偏离度指标进行定量监管,要求每月的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同时季度最后一月的月末存款偏离度还需参照最近4个季度最后一月的日均存款数据进行计算。

  显然,当前存款偏离度指标实施之后,银行只能被迫淡化月末时点突击吸收存款的方式。“但是在当前银行对于存款的需求无法降低的前提下,也只能将时点冲存款变为更加日常的行为,从而可能形成时段冲存款,比如从每月中下旬、季度最后一月上旬即开始增强每日存款考核,从而增加日均存款规模。”普益财富分析师方瑞表示。

  此外,银行利用理财产品吸收存款的规律也将随之变化。认为,对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来说,其发行募集期间及到期清算之后依然可帮助银行增加存款,因此这种理财吸存的操作手法不会停止。唯一变化的将是集中发行和到期产品的时点由原来的月末或者季末提前至整个下半月,季末最后一月有可能是整月。

  “在市场资金面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将从过去季末时点突然上涨,转变为一定时段的‘温和提升、平稳运行’的态势。”表示。同时,由于日均存款规模的考核力度将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收益率提价周期将被拉长,因此总的来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行业平均定价水平相比过去会有所上升。

  保本型理财产品规模或上升

  此外,可以算作“结构性存款”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占比或将出现上涨。与非保本理财产品不同的是,保本型理财产品为表内业务,相当于银行的负债,其所募集的理财资金在产品投资期间也算作银行存款,通常计入结构性存款科目。

  从本质上看,保本型理财产品从发行开始日至到期清算日结束都视为银行存款,这样一来保本型理财产品自始自终都是银行吸收存款、稳定负债之利器。因此,在日均存款更加得到重视的情况下,银行将加大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发行力度。分析认为,此类产品的市场占比有望提升,同时产品投资期限或将被拉长,市场平均收益水平也将出现抬升。

  对于中小型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发行固定收益类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的意愿会更加强烈。上述人士分析表示,对于具备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能力的大中型银行,保本型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可能成为未来突破重点,主要原因在于这类产品的本金部分放入存款项下,收益部分投资于衍生金融工具,满足了稳定存款之功用,同时也符合市场对于理财业务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的要求。

  居民存款意愿

  较上季下降

  ■相关

  2014年第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两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在储蓄、投资和消费的意愿上,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46%,较上季下降1.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8%,较上季下降0.4个百分点。而随着投资市场的相好,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36%,较上季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偏爱的前三位投资方式依次为:“基金及理财产品”、“债券”和“实业”,选择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1.3%、16.6%和13.1%。

  此外,近六成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3.5个百分点。36.9%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仅有3.6%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对下季房价,19.2%的居民预期“上涨”,51.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5.8%的居民预期“下降”,13.4%的居民“看不准”。未来3个月内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比为14.2%,较上季下降0.2个百分点。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