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投的阿里之投赢在创造反思机会

  • 发布时间:2014-09-21 08:54: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备受关注的阿里巴巴IPO进程终于有了时间表,以纽约为首站,从9月8日开始全球路演,预期18日定价,19日挂牌。而此前首次对外公布的招募书则显示,招股定价区间60~66美元。以此测算,阿里也有望成为美国股市最大IPO。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里此次公布的招股书中,中投公司也赫然在列,且比2012年投资时,已增值4倍以上。如果在阿里IPO时能够出售0.6%的股份,按照阿里招股定价上限66美元计算,中投公司将可以套现近10亿美元,不仅将初始投入全部收回,而且仍将持有阿里总股数的2.1%的股权。

  应当说,中投的此次投资行为,既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因为,2012年9月,当阿里向美国雅虎展开大规模股权回购计划时,由于回购额高达76亿美元。因此,阿里回购的资金构成也就相对多元化一些。其中,自有资金17亿美元,普通股融资20亿美元,优先股19亿美元,银行贷款20亿美元。而中投公司也正是在这一节点以约10亿美元入股阿里的,没有想到的是,该笔投资已经增值至40~50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了4倍。

  显然,如果没有阿里对雅虎的大规模回购计划,中投公司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对中投公司来说,自然有偶然性因素的存在。但是,中投公司能够在阿里的大规模回购计划存在不少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美上市能否成功也有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下子投资10亿美元,也证明中投公司是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困扰中投公司的不会投资的质疑,也会因为此次投资阿里的成功而有所改变。

  客观地讲,此次中投公司对阿里的投资,意义和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该笔投资成功与否,除了可以有效改善中投公司的外在形象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给包括中投公司在内的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如何改革、如何转型、如何投资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同时,也给中国的管理层提出警示,象阿里这样的优质企业,如何才能不流失到国外资本市场。

  对中投公司等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来说,目前都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巨大压力。虽然说改革和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每家国有企业都必须拿出的行动。但是,如何改革、如何转型,却又都是困扰国有企业的巨大难题。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几家企业拿出符合改革和转型要求、能够顺利操作与实施的具体方案。更多情况下,企业拿出的改革和转型方案,都玩的是文字游戏,是为了应付形势的需要。真正实施起来,没有几家能够很顺利、很容易的,甚至会倒在起点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客观上讲,顶层设计尚没有形成方案,仍在部门与部门之间进行着利益博弈。据悉,国家版国企改革方案就正在部门间进行利益博弈。即便是经济转型方案,相关部门也存在不同意见。自然,对企业此项工作的影响也就相当大了。而从企业角度来看,主观上也是不太愿意去改革和转型的,按照现状运转,既轻松、又愉快,且效益一点也不差。特别是垄断企业,如果能够维持现状,岂不比改革和转型要爽快得多、快乐得多。

  关键在于,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这样的格局显然是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也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如何改革、如何转型,也就成为每家国有企业都必须作出的响亮回答。显然,中投公司在投资阿里问题上的偶然性与战略性结合,就给了其他国有企业一个不错的启示和反思的机会,改革转型就要这样做,就要善于从偶然性中找到必然性,从战略性中找到共同性。因为,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来说,绝大多数都不缺钱,而缺的是投资能力和战略眼光。如果每笔投资都能象中投公司投资阿里一样,还愁什么投资失误呢?国有资产还怎么可能不实现保值增值呢?

  而对国资监管部门来说,如何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型,如何引导企业从经营资产到经营资本转型,就成了最急需解决的一道难题、一个重大课题。

  同时要看到,虽然中投公司投资成功了,也发挥了表率性投资作用。但是,从阿里赴美上市问题上,仍然留下了许多遗憾。一方面,在阿里进行资本运作以及发展过程中,来自于国有企业和国有投资的身影实在太少。这是否也意味着,中国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投资仍然看不起民营企业或民营资本;另一方面,象阿里这样成长性很好、且符合经济转型要求的企业,为什么会流失到美国股市,我们的上市门槛是否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

  总之,中投公司投资阿里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投资并不是没有市场,中国也不是没有值得投资的好企业、优质企业,而是缺少真正有投资眼光和战略思维的投资者。而对中投公司来说,如果在2012年投资阿里时,如果胆子再大一些,投资再多一些,不仅回报会更多,而且对改善自己的对外形象也会作用更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