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货币政策的新工具
- 发布时间:2014-09-19 19:31:19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一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方面有不少尝试。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包括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Short-termLiquidityOperations)、常备借贷便利(SLF,StandingLendingFacility)等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也包括引入抵押补充贷款(PSL,PledgedSupplementaryLending)等中长期调节工具。近期,上述创新政策工具释放的速度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业界普遍认为,央行有逐步开始“松信用”的倾向。
SLO和SLF属于非常规的补充市场流动性工具。SLO是央行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补充,以7天期内短期回购为主。SLF是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提出申请,主要由央行以抵押贷款方式发放,最长期限为3个月。由于SLF特有的“按需配给”的原则,意味着其利率将成为短期资金利率上限,通过配合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及SLO等操作利率,共同构成了货币市场利率的运行“走廊”。PSL则可被视为是有抵押的再贷款,是一个既能够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又能更好地调配基础货币数量和流向,从而影响中期资金价格的政策工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SLO已被投放4次,时间集中于2013年末和2014年1季度,扣除回笼部分,净投放大约4000亿元;SLF推出后,央行态度一直较谨慎,2013年末的余额为1000亿元,2014年一季度末的余额为0,但近日有报道称,央行分别向5家国有银行投放1000亿元,共计5000亿元,期限为3个月。PSL方面,2014年4月,央行为国家开放银行提供1万亿元,用于其发放棚改贷款。
从金融市场情况看,近期信用紧缩情况依然突出。8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减少近7000亿元,对应1400亿元准备金退回,再加上全月央行向市场净投放1100亿元,市场流动性应可维持宽松,但M2却快速回落至12.8%。从社会融资总量数据分析,整个8月的新增社会融资总量仅9574亿元,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票据继续为负。可见,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然偏弱。而银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后,存款偏离度纳入考核,这还将影响理财的扩张速度,使下半年市场资金价格更难以回落。在此背景下,1万亿元的PSL和5000亿元的SLF在二、三季度被连续投放,笔者认为,可看作是用定向“松信用”的方式,将中央政府的财务杠杆放大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幅度有限,说明尽管银行风险偏好有所回落,但尚未能达到推动信贷扩张、引导利率(特别是中长期无风险利率)下行的政策目的。原因可能在于,当贷款从央行投放到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虽然实际上低于市场利率,但贷款与资金流动领域的其他部分投向划分较为明确,难以作用于整个资金市场。同时,抵押品价值下降、企业缺乏现金流等因素,也导致银行信贷扩张意愿受限。因此,尽管上述货币政策新工具的投放规模还将扩张,但在短期内,宏观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和企业的融资难压力仍不易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