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骨头”专拣硬的啃

  • 发布时间:2014-09-17 02:31:3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李丽颖 吴佩

  43岁的张春晖,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临到中秋前,在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的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他每天都要接待从全国各地特地赶来咨询技术的企业老板。“我的电话快被打爆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张春晖拿着手机抱歉地说。

  让企业老板感兴趣的,正是张春晖于今年7月刚刚通过农业部专家鉴定的肉骨素加工关键技术,这项让国内专家赞叹不已的科研成果,早在试验示范阶段就已经为国内的肉类加工企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价值。

  尽管才40岁出头,可张春晖已经跟肉品加工打了14年的交道。这14年来,他啃下了肉类加工技术上的一块块“硬骨头”,成为了我国肉类加工领域的权威专家。“我这一辈子,恐怕是要跟肉杠上了。”见到记者,这位青年科学家笑着说。

  一头扎进最基层,博士进了车间当技术工人

  与大多数毕业后直接从事科研的科学家相比,张春晖的科研之路显得有些“另类”。

  2001年,30岁的张春晖刚刚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此时的他手里拿着多家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录用通知书,而最终他却选择到河南漯河的一家肉品加工企业当起了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

  放着好好的科研机构不去,非要去企业当工人,张春晖的同学和家人都表示不理解,而在漯河当地,博士当工人,这也成为了一件大新闻。很多人认为,张春晖不过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心血来潮,呆不了多久肯定就会放弃。然而,张春晖却留下来了,他一头扎在企业科研生产一线,这一干,就是9年。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肉类加工产业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很多本土企业都需要新的技术,解决肉类加工上的难题。回忆起当时的决定,张春晖说“一点也不后悔”,甚至是“影响一生”的正确决定:“我就是想把学到的知识都转化应用了,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不然就太可惜了。”

  由于自己的“特殊”身份,张春晖在工作中面对的几乎都是企业生产技术上的大难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而第一块“硬骨头”就是冷鲜肉的质量问题。

  每年春夏屠宰生猪时节,国内肉制品企业都会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由于受生猪品种、季节温度的影响,生猪容易发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肉质变差,水分营养流失严重。为解决这个难题,张春晖查阅了大量的技术文献,带领技术人员在生猪宰前静养圈里蹲点开展试验。他经常在猪圈旁一住就是几天,春夏秋冬脚上都套着雨靴,浑身上下都是“臭烘烘”的。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不仅获得了一手的生产数据,更是设计开发出了生猪静养“营养液”,解决了企业冷鲜肉悬而未决的难题。

  冷鲜肉的质量问题解决了,传统发酵干腌肉制品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又是一个3年的埋头苦干,张春晖优化了腌制肉的工艺条件,再次成功解决了西式火腿中式化、中式火腿工业化的难题。

  扎根企业整整9年,张春晖踏踏实实地解决着一个个技术难题,不遗余力地开发适用性、经济性良好的产业急需技术。与此同时,漯河的企业也在一步步地成长和壮大起来,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企业老总不无感慨地说:“正是有了张工,我们企业才能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才能有今天这样大的规模。”

  回归科研院所,“我就好像从池塘游回了大海”

  在爱人夏双梅眼里,张春晖是个绝对的科研迷和工作狂。“他能从科研中找到快乐,有了科研,他都顾不上家。”说这话时,夏双梅有些小小的抱怨。

  在企业9年,作为技术骨干的张春晖常常早出晚归,蹲点下乡,根本照顾不到家人。他自己也说:“一发现科研问题,我就会特别兴奋,一定要解决了,才罢休。”

  2008年,随着我国肉类产业的发展,一批肉品加工企业已经迅速成长,这也引来了国际金融资本对国内肉品企业的关注。张春晖所在的企业一夜之间被外资收购,新东家高薪聘请,希望他继续留在企业。张春晖却毅然谢绝:“早在上学的时候,我就想用自己的所学为中国肉类加工产业出力,因此外商出再多的薪水我也不接受。”

  这段时期,刚刚离开企业的张春晖坦言自己陷入了迷茫。他问自己:究竟应该去哪里,才能把所学所知真正发挥出来呢?2009年,中国农科院向张春晖伸出了橄榄枝,通过层层选拔,他最终被聘为中国农科院岗位杰出人才,进入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从事肉品加工科研工作。而这一次选择,也将他带到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张德权是张春晖的大学同学,也是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加工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他回忆,当时两人躺在中国农业大学草坪上仰望着星空,决定将骨头加工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因为这是困扰国际食品加工界的难题。“不解决这个问题,算什么国家队?”

  “原来在企业里做科研,我们解决的难题只能为自己的企业服务,现在我可以着眼于整个产业,研究出的技术成果,也能让更多人受益了。我就好像是一条鱼,从池塘游回了大海。”说起这次选择,张春晖依然显得很兴奋。

  从企业回到科研院所,角色不同了,科研环境也不同了,张春晖克服了种种困难适应转变,筹建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确定研究方向、凝练科研选题、争取科研经费,一次次地进企业、下工厂,深入生产一线。而也正是企业的工作经历,让张春晖更能了解产业的需要,进入研究所的第3年,他的实验室功能就已初步齐全,研究团队就达到近20人,就已经与20多家肉品加工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各项科研项目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为了科研,张春晖牺牲了很多照顾家人的时间。由于独自在北京,妻子和女儿都还在河南,家人两地分居。在北京的5年,他没有给女儿过过一个生日,没有在中秋节陪伴过家人。一次他决定回家探望,刚到半路就被一个科研电话拉了回来。“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我们的一项科研成果也许就关系着整个产业的发展,那么,牺牲点自己的时间,我想,我的家人也总会理解的。”说这话的时候,张春晖望着一旁的妻子夏双梅,眼里充满歉意。

  愿啃更多的“硬骨头”,让民族肉加工产业走向世界

  早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张春晖就攻克了我国冷鲜肉质量等多个难题,2005年,年仅34岁的他成为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7年他又被破格提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而在回归了科研院所之后,张春晖的科研成果依然一项接着一项。尤其是2010年,随着中国农科院加工研究所的机制改革,张春晖更是以肉类加工国家队的姿态,瞄准国际前沿,进行选题研究,攻克了一个个科学和技术难题。

  从肉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到原料肉保鲜解冻技术,对于每一个科研技术,张春晖总会滔滔不绝:“这些技术就好像是我自己的孩子,都是夜以继日、争分夺秒拼命工作干出来的。说起来,我就收不住。”

  在所有科研项目中,耗时最长、最难啃的“骨头”,就是骨素加工的关键技术了。在传统的消费理念中,很多人把“骨头不当肉”,事实上,可食性动物骨中含有11%~16%的优质蛋白。世界畜禽骨年产量达4600多万吨,其中我国约有1000多万吨。而这1000多万吨的骨头中,含有约200万吨的动物蛋白,以肉蛋白含量折算,相当于新疆内蒙古两地区每年肉类蛋白含量的2.5倍。然而,长期以来畜禽骨利用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

  张春晖对科研团队说:“这就是我们要攀登的科研珠峰,舍得一辈子也要把骨素利用这个问题解决!”张春晖的科研助手王金枝用两个词来形容他:勤奋、高效。“睡办公室、睡实验室,对他早已成为家常便饭。”多少个日日夜夜,张春晖和他的团队成员穿梭在实验室、奔走于企业车间,反复试验,艰难探索。经过数年的努力,今年7月可食性动物骨深加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原料骨前处理、热压高效抽提、节能高效浓缩、骨素风味增益生香等关键环节的技术与装备先后得以攻克,共获得授权专利30项,为全球畜禽屠宰行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据悉,该项成果已经推广应用到20多家企业,实现直接经济效益70多亿元。

  一项项科研成果,一家家受益企业,看到自己艰辛攻克的技术让本土的肉类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张春晖倍感欣慰和骄傲:“一个科研人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自己的技术能被应用,能被认可,并影响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个43岁的年轻科学家,已经有了许多白头发,但对于自己的事业,他依然坚定:“肉类加工的‘硬骨头’,我还要继续啃下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