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服务”催生“硬实力”——山东省聊城市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纪实
- 发布时间:2014-09-16 09:36:00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我家的地‘托’给合作社了,省事省心不说,我也可以自由地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儿了!”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美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刘文一说起土地托管心里就高兴。
刘文说的“托”地,就是聊城市供销社系统推行的“大田托管”服务。农民和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由托管方提供统一的播种、耕作、施肥、防治病害、灌溉、收获服务,农民“坐享其成”,在拥有固定收益的同时,还可专心去务工或搞其他经营。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服务。”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言简意赅地指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农业大市、劳务输出大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状,围绕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等问题,聊城市开展了一系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探索和试验,培育和优先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将农业“软服务”化为增产增收的“硬实力”。
托管托起增收梦
把自己的地“托”出去,解放了自己,通过务工增加收入,这在聊城农村已不是稀罕事。早在2010年,聊城市供销社系统就开展了大田作物托管服务,由供销社牵头组建的合作社或者服务队伍有偿代为农民管理土地,包括从种到收全程服务的“全托”和农户按需选择服务项目的“半托”两种服务形式。目前全市供销系统托管的土地已达28.3万亩。
“我现在把自己的5亩地都‘托’出去了,农忙的时候给合作社打打工,不忙的时候自己就去镇里找点活。每年土地托管收入能有四五千元,给合作社打工一天60元、一年能有三四千元,农闲外出务工也能挣不少,一年下来总收入能有一万五六吧!”在刘集镇四合屯村,东阿县美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张来举这样告诉记者。
随着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的健康发展,以及农产品流通服务网络的不断延伸,依托供销系统对土地进行大规模托管的条件愈发成熟。东阿县的美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县供销社牵头组建的大田托管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刘新华介绍,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底,主要是给法国罗盖特公司做订单糯玉米,至今已发展为托管土地5300亩、覆盖5个乡镇9个村的大型合作社。
据介绍,这种土地托管的模式,以县供销社为主导,以农资公司为依托,以乡镇基层社为服务载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对小麦、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开展服务,实行大田作物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收割、订单交售一条龙服务,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不直接触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状态下,实现了与农民的联合与合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的集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种植水平,真正把农民放心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托管”形成了规模,托管的土地生产效率明显提高。东阿县供销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王兴森介绍,一是农资价格能低于市场价购进;二是可以统一采用先进种植技术,无人植保机飞防喷药,移动式变电器实现自动喷灌、免深耕精播机种植玉米实现单粒单播免除人工剔苗等都实现了;三是大型农业机械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更加科学的种植方式、更加有效的田间管理和先进的机械耕种收割,实现了劳动力与各种生产资料的有效利用,节约了不必要的支出。
据统计,通过土地托管,平均每亩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100多元,亩均增收300元左右。
邮政送“绿”到万家
2/3的网点和员工在农村,聊城邮政在服务“三农”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正是抓住了这个优势,让邮政和农业生产这两个本来扯不上多大关系的领域,在聊城这片土地上有了不小的交集,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个合作社,500亩地,一种新的模式,聊城邮政万亩示范田计划让冠县定远寨乡金郭庄村的80户人家,感受到了共同增收、共同富裕的新希望。8月初,记者在定远寨乡的玉米田里看到,成片翠绿的玉米已经一人多高,结出了饱满的穗。金郭庄村玫瑰园合作社的理事长郭兴旺指着这片地说:“种子和化肥统一采购,作物统一管理,方法比较科学,眼前这茬玉米长势很好,还没收获就已经以2.6元/公斤的价格被聊城市的一家公司订购了。”
数月间,聊城邮政万亩示范田在金郭庄村的第一笔收益40多万元马上就能给村民们兑现了。据了解,明年同片地块间作的300多亩玫瑰也要开花,每斤玫瑰花预计能在市场上卖到十三四元一斤,效益将数倍增长。
谈到邮政万亩示范田带来的新变化,郭兴旺滔滔不绝:“最大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操心费力跑市场买种子、化肥、农药,还担心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了,邮政部门帮我们联系生产厂家,统一采购优质农资,还承担风险。种植过程中有不懂的事情,邮政部门联系县农业局的专家帮助解决。与此同时,销售渠道也帮我们找好了,粗略一算,每亩比以前增收近千元不成问题。”
聊城邮政服务“三农”万亩示范田计划已经实施了3年多,全市示范田耕地面积已经达到191万亩,约占全市耕地的1/4,覆盖了129个乡镇的1647个村庄,同时,发起成立的粮食种植合作社社员已经达到29万户。
“聊城市创建邮政服务‘三农’万亩示范田,当属山东省首创。”山东省邮政公司聊城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开峰介绍,通过邮政服务“三农”万亩示范田建设,将优质农产品提供给农民,指导他们科学种田,凭借邮政企业深入基层、广布农村的优势,在政府和农民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在农资生产厂家和农民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打开了优质农资通向农村市场的通道。同时,整地播种、肥水管理、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模式提高了科学种植水平,实现了集约化生产。
引出源头活水来
“真没想到,压在箱底多年的林权证能换回这么多现金!”近日,高唐冠泉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栋以200亩林权作为抵押,顺利从高唐农商银行获得65万元贷款。
这要归结于高唐农商银行的“上门服务”。在市场调研时,高唐农商银行了解到这个年收入100余万元、主要种植梨树、枣树及葡萄的合作社在扩大经营过程中面临“担保难”问题,便主动与其联系,提议他办理了林权证抵押贷款。
虽然有农业补贴、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但是这对于农业扩大规模、提高产业层次的迫切需要来说,还远远不够。而且,银行贷款难、内部资金互助风险大,农业生产的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
针对这些问题,聊城市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贷款方式,开发出更灵活、更适应农民需要的贷款品种。建立完善农村动产、不动产抵押登记机构,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农用机械生产设施(大棚等)、存栏牲畜等提供便捷登记服务。推动各县(市区)建立农村产品评估、收储、流转、处置服务平台,为金融部门创新抵质押方式,拓展抵质押范围提供必要条件和制度保障。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立政府控股或其他形式的担保机构,实施多种担保方法,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一旦遇到灾害,损失往往较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已无法满足种粮大户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需求。为此,聊城市将农村保险体系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框架,积极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在农村设立网点,为农村种养等行业提供保险服务,建立完善的“三农”保险补偿机制。
今年4月,高唐县鱼丘湖街道办事处大杨村的种粮大户杨红军取得了小麦商业保单。为尽量规避风险,他的小麦同时参保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了这份保单,一旦杨红军种植的104亩小麦在保险期间遭遇火灾、雹灾、风灾、冻灾、涝灾、旱灾或重大流行病虫害等灾害,不仅可获得最高320元/亩的政策性保险赔偿,还可获得最高320元/亩的商业性保险理赔。而这两份保险只需缴纳保费每亩12元。一亩地两份险,像杨红军一样的土地流转种粮大户有了双重保障。
“发展好农业,搞好对农业的服务工作,聊城责无旁贷。”聊城市市长王忠林说。在今年的聊城市农村工作会议上,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颁给了邮政、供销等20家支持“三农”工作的单位。这些年,通过母亲河黄河的哺育,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坚持不懈地探索,聊城已经变成了天然粮仓。去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15.7亿斤,实现“十一”连丰,连续4年过百亿斤,用占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生产了占全国百分之一的粮食;蔬菜总产达到1554万吨,列山东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