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构建海洋开发新格局
- 发布时间:2014-09-16 08:32:46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莆田,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信仰由此地远播海内外。如今,这座文化名城焕发新活力,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构建海洋开发新格局。
建设五大海洋经济区
海湾、海岛、渔场、风能都赋予了莆田丰富的海洋资源。莆田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十条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规划,提出构建海洋开发新格局,建设五大海洋经济区。
——湄洲湾北岸海洋经济区重点布局能源、石化、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制浆造纸等产业,加快建设秀屿临港工业基地、石门澳临港工业基地、罗屿临港工业基地、东吴临港工业基地和枫亭临港工业基地,进一步提升湄洲湾港口城市的整体实力。
——兴化湾南岸海洋经济区加快建设涵江临港产业基地、现代渔业科技产业基地,积极推进北高、石城临港工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及海洋新兴产业。
——平海湾海洋经济区加快建设海洋生态养殖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近海风电开发基地。
——湄洲岛海洋经济区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妈祖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基地,着力把湄洲岛打造成为朝圣岛、生态岛、度假岛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南日岛海洋经济区规划建设海上风电场网箱养殖区和陆上大型鲍鱼度夏场,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和碳汇渔业基地。湄洲湾北岸、平海湾、兴化湾南岸等三大区域,拥有罗屿等20万—30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要深化岸线资源整合,推进湄洲湾北岸合理布局和协调开发,依托港口加快发展高端临海产业,积极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专用设备等海洋新兴产业和滨海旅游、海洋文化创意等海洋服务业,提升现代海洋渔业。重点推进石门澳、东吴等临港工业区建设,建成现代化的临海高端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浆纸及木材加工基地。加快湄洲湾北岸港口建设,促进港口物流业加快发展。
打造一个海洋牧场
长期以来,粗放分散的海洋经济开发模式,导致海洋开发秩序混乱,海洋资源浪费。近年,莆田市迅速兴起的南日岛海洋牧场,作为一种创新型生态养殖模式,颠覆了以往单纯的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既保护了海洋自然生态环境,又保证了渔业生产的可持续。莆田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南日岛海洋牧场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把南日岛海域打造成一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黄金海洋牧场,形成“北有獐子岛,南有南日岛”的局面。
根据规划,莆田市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目标是:海洋产业形成一个支柱产业——海水养殖产业,一个重点产业——海上风电产业,两大服务业——水产物流、海上旅游的发展的格局。第一阶段从2013年到2015年,通过规划论证,将建设资源增殖型海洋牧场5万亩,投放人工鱼礁125万立方以上,建造“海底碳汇林”1.2万亩;建立完成覆盖海域1万亩,拥有200个离岸鱼类深水网箱和600个升降式海参对虾混养网箱立体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另外,还将建设陆基500亩地的各类海洋生物苗种繁育基地及配套设施等项目。第二阶段从2016年到2018年。以开展名贵高值鱼类和海珍品的开发和苗种繁育工作,构建完成海参、鲍鱼底播、增殖放流、建造“海底碳汇林”等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网箱“立体养殖”、“陆海接力”、“南北接力”等新型养殖模式,开展大规格七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褐石斑、红鳍东方鲀、超级鲍鱼、刺参、梭子蟹、对虾等的规模化和远程控制下的网箱高效健康养殖产业化示范,形成从苗种培育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建立深水网箱养殖产业规范体系。
创新多项综合管理模式
海洋经济驱动创新离不开改革深化。近年来,莆田市不断地创新综合管理模式,创新海岛开发方式。编制实施了莆田市海洋环境保护、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海洋功能区划等规划,加强湄洲、南日、盘屿、黄瓜等重点有居民海岛的开发建设,推进南日十八列岛、文甲大屿、小屿等岛屿的有序开发和有效保护,其中,湄洲岛率先在全省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海域海岛储备中心,开展海域使用权市场化配置试点工作;成立南日海洋开发建设集团公司市级国有海洋渔业集团,积极鼓励民间以资本参股形式参与南日经济经营管理,提高海岛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此外,莆田市创新海洋金融服务,设立12亿元的海洋牧场成长基金和50亿元的海洋产业金融信贷资金以及3亿元的海洋渔业授信专项风险补偿基金,支持海洋产业和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下一步,该市将依托南日海洋经济集团,研究建立市级海洋经济投融平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